A3版 基金·市场  查看版面PDF

东方基金李瑞:“低成本和成熟工艺”
是国内锂电池的全球比较优势

2021-12-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日,东方基金基金经理在公开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背景中,作为核心的电池环节首先享受到的是行业发展的β,电池企业会跟随行业收获成长。

其中,作为锂电池产业链最核心的领域之一,锂电材料的发展尤其引人关注。李瑞认为,在顺应电池性能提升的技术方向,会出现一些使用量、渗透率提升或出现一些新型材料,是值得关注的。

从国内锂电池企业的发展来看,和国际电池同业相比,我国电池企业具备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支持政策早于海外3-5年,这也给我国的中游产业链公司提供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同时国内庞大的新能源车消费体量,也帮助我国中游产业链实现了快速规模化。”李瑞说道。

具体来看,李瑞认为,国内的电池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先发优势带来的技术和工艺成熟度领先;其次,国内庞大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带来的规模化优势;第三,国内成熟的电池材料产业链带来的低成本优势。电池领域的优势一旦形成,就会有自我强化的过程,领先的技术和工艺帮助电池企业拿到更多的车企配套,更大的规模化又会带来持续的降本进而强化竞争力。

“未来,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预计国内电池头部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望继续保持。”李瑞说道。

事实上,眼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时期,不少头部锂电池企业开始了大幅扩产,在持续保证竞争力的情况下,有望影响全球锂电产业的竞争格局。

李瑞认为,动力电池行业具备较强的技术、规模和客户壁垒,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技术储备、客户配套、资源保障方面都明显领先竞争对手。目前国内市占率已经反映了这种领先优势,虽然目前在海外市场占比仍然较低,但是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海外部分车企最新的采购规划来看,供应比例正在逐步提升中。因此,除了受益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行业β之外,龙头动力电池企业仍然具备市占率提升的α。

“电池行业是具备比较强的技术、规模和客户壁垒的行业,随着头部企业规模、配套量的提升,其与二三线企业的差距也会逐步拉大,主要体现在客户质量、盈利能力、技术储备、上游资源布局等方面,因此二三线企业或者一些新入局企业的追赶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池行业市场空间巨大,能够容纳不止1至2家的电池企业,电池企业要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具备客户、技术、资源中的一项。”李瑞说道。

具体来看,在锂电产业链中,上游的锂电池材料是最受投资人关注的领域之一,而对于如何优选合适的锂电材料标的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李瑞认为,在顺应电池性能提升的技术方向,会出现一些使用量、渗透率提升或出现一些新型材料,是值得关注的。

“典型如CNT导电浆料,硅基负极材料,电解液新型锂盐LiFSi这类材料,本身产品的技术壁垒较高,且这些产品在导入初期,材料加大使用有助于电池性能提升,未来渗透率提升空间大,那么未来这些新型材料就能实现快于行业的增长。”李瑞说道。

分领域来看,在正极材料领域,李瑞认为能够往前端形成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会有更强的竞争力,“比如能具备冶炼(中间品)+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加工能力的三元正极企业,和布局磷矿+磷酸铁+铁锂材料制备的磷酸铁锂企业,会更有优势。同时,考虑两种材料的特点,三元正极在高镍技术上领先的企业会有更强优势,磷酸铁锂正极具备实现更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如液相法等)会有一定优势”。

在电解液行业中,李瑞则表示未来的趋势主要是锂盐、溶剂、添加剂等一体化布局,以及新型锂盐、添加剂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提升。电解液头部公司在技术能力、产品研发迭代能力、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会不断强化,行业集中度预计会继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锂电材料企业也开始进行大规模扩产动向,但部分投资人担忧扩产可能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产生一定的风险。

对于这一争议,李瑞认为,跟踪高频数据能看到,全球电动汽车无论是渗透率还是销量增长都呈现加速的趋势,由此带动了锂电池产能和锂电材料的需求实际增长非常迅速。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