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1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基协发布公募基金投资调查报告 股民正逐步向基民转化 超七成投资者支持定投

2022-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银妍 ○编辑 吴晓婧

中基协发布公募基金投资调查报告

股民正逐步向基民转化 超七成投资者支持定投

◎梁银妍 ○编辑 吴晓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2020年全国公募基金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投资者主观意愿数据分析结果,样本量为84807份;第二部分为机构投资者主观意愿数据分析结果,样本量为409份。

这8万多份样本透露出诸多细节,比如股民正逐步向基民转化、53.6%的投资者认为“基金收益表现与自己预期不符”、超七成投资者对基金定投持肯定态度等。

股民变基民成为趋势

报告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投资公募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从存款转入”、“新增收入”,分别有76.3%和74.5%的投资者符合此选项。37.6%和35.8%的投资者选择“从银行理财产品转入”以及“从股票转入”。

这意味着,闲钱(存款和新增收入)是基金投资的主要来源。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管新规逐步落地、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向净值化转型,居民理财资金也把基金作为理财出口。

此外,随着基金赚钱效应强化,股民变基民正成为趋势。

从公募基金投资品种来看,投资者也愿意通过基金来代替股票投资。数据显示,居民更倾向投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

其中,股票型基金被74.1%的个人投资者选择为主要投资品种,54.8%的个人投资者选择混合型基金。其他债券型基金(不含指数基金)、指数基金(不含ETF)、货币市场基金的选择比例分别是43.9%、40.6%、22.9%。

基金收益表现受关注

从报告数据来看,收益是个人投资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影响投资者中长期基金投资的因素中,53.6%的投资者认为“基金收益表现与自己预期不符”是最大障碍。从投资考虑因素来看,基金业绩表现的综合打分最高,其次是基金经理排名及投资能力。从赎回因素来看,市场表现不好、基金业绩表现也是重要的赎回原因。

但从投资时机来看,66.7%的投资者选择在某只基金表现非常好跟进买入。业内人士提醒,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买入即打脸”。

业内人士解释称,从行情角度看,基金涨势越好,就越有可能触碰到高点。就基金经理操作来讲,好基金一般有目共睹,极易被投资者跟风买入,当大量资金突然涌入时,会给基金经理带来管理上的难度。

“小白投资者”更接受基金定投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自然人投资者对基金定投持肯定态度。超七成投资者认为基金定投“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是一种省心省力的投资方式”。

知识结构越高、年龄越大、投资经验越多的投资者定投意愿会降低。数据显示,45岁以下的投资者更认可基金定投,45岁以上的投资者持负面态度者比例更高。就学历层面而言,大致来看,从初中到本科,随着学历升高,投资者对基金定投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但硕士和博士学历则呈现出稍偏负面的态度。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定投很适合“小白投资者”,能够有效提升其投资幸福感:一是帮助投资者淡化择时,使基金持有成本从单一变为长期的平均成本;二是培养储蓄习惯,帮助投资者养成长期、连续、有纪律的储蓄行为;三是不用频繁操作,避免快进快出和追涨杀跌等行为。

超六成机构投资者考核周期在一年以内

就机构投资者而言,从公募基金管理人的评价考核周期来看,1年以内的考核周期占比超六成。具体来看,考核周期位列前三的依次是1年、6个月和3年,占比分别为35.3%、20.4%和18.5%。5年以上、2年和3个月的考核周期分别占比10.9%、9.2%和5.6%。

从投资公募基金的评价考核周期来看,近七成机构不超过一年。具体来看,考核周期位列前三的依次是1年、6个月和3年,占比分别为38.0%、19.7%和16.3%。5年以上、2年和3个月的考核周期分别占比9.5%、8.8%和7.8%。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基金行业倡导将中长期业绩考核作为依据,但在现实情况中,基于买方、股东方、销售端等各种压力,基金尤其是偏股类产品不得不以一年期作为考核周期。建议适度拉长考核周期,转变简单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建立长期与短期兼顾的制度机制。这样基金经理才敢拉长投资周期,在“从容”投资中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