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超三成成分股
周涨幅为正

2022-0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陆海晴 ○编辑 杨刚

开年第一周,A股市场较为震荡,上证指数下跌1.65%,深证成指下跌3.46%,创业板指下跌6.8%,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下跌4.92%。

从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成分股表现来看,超三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其中大消费板块成分股表现较为亮眼。具体来看,同仁堂、新希望等周涨幅在10%以上。此外,格力电器、宋城演艺、海信视像、老板电器、九阳股份等周涨幅也超过5%。

岁末年初,多只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成分股迎来机构密集调研。例如,2021年12月14日至2021年12月28日,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敦和资管、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调研了澜起科技。

类似的还有,2021年12月8日至2021年12月30日,富国基金、华夏基金、淡水泉投资等调研了上海医药;2022年 1月5日,申万菱信基金、平安基金、中金资管等调研了爱尔眼科。

此外,部分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成分股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国瓷材料公告称,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7.836亿元至8.236亿元,同比增长36.55%至43.52%。

面对震荡的市场行情,未来如何布局?广发基金认为,2022年景气度较高、业绩高增长的细分行业或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高端制造,包括锂电、光伏、风电、电子、军工等各细分赛道。二是底部反转型行业,如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影视院线、机场航空等,因为基数原因部分领域增速更高。

金鹰基金表示,中长期来看,2022年新能源、军工等科技板块仍具有较高景气度。2021年末,市场资金偏向博弈,且风险偏好趋于保守。2022开年,压制资金面的季节性因素将有所消退,后续银行信贷、基金发行等“开门红”效应或将提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