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董事长戴雅萍:构筑数字化档案体系
助力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
|
◎记者 罗茂林 ○编辑 全泽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一位深耕建筑行业多年的“老兵”,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启迪设计董事长戴雅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继续聚焦行业,围绕“双碳”目标的实现,为行业建言献策。记者注意到,她提出的每份建议背后,都涉及引入数字技术赋能这个核心点。
建设建筑行业能源互联网
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建筑行业一直都是能耗的大户。“建筑行业碳排放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40%,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实现行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戴雅萍说。
如何破局?戴雅萍重点关注数字互联网。据她介绍,互联网+智慧能源(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从技术层面而言,单个建筑的储冷储热、用能控制等技术已相对成熟,但要在区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层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则需要规模化应用。
基于此,戴雅萍提出“建设建筑行业能源互联网”的建议。她建议,通过选取合适的片区,以能源互联网为导向,进行片区建筑能源系统的整体设计与改造,推广分布式光储、冰/水蓄能、建筑柔性用电智能控制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建筑储能用能与电力供给侧的实时联动,形成区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规模化效应。最终通过多效并举,实现有效平衡电力供需。
她还建议,利用建设能源互联网构建的数字管理能力,实现对城市内既有的工业园、商贸区及经济开发区等减排成效的定量管理。通过实施分期逐级式的强制减排计划,未达到减排标准的超额能耗实行梯级能源价格,用经济杠杆来促进全社会减排目标完成。
为老旧建筑办好“数字身份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看到城市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戴雅萍也注意到一系列潜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存量更新步伐的加快,既有建筑改造提升再利用越来越普遍,但也意味着改造风险成倍增加。近年来,各地因建筑改造造成的房屋垮塌事件时有发生。”
问题的症结在哪?戴雅萍认为,关键在于老建筑没有“身份证”,“城市早期的大量一般性建筑缺少数字档案,对既有房屋的实际建造状况、实际使用状况、是否经历过改造等均缺乏真实准确的数据基础。”丢失了这些基本的资料,老旧建筑的更新自然就会遇到困难。基于此,戴雅萍想到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二维码技术,或许可以通过二维码,为这些老旧建筑办上“数字身份证”。
“我建议推进以县(市)城为重要载体的城市体检,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建立健全相应法规和机制,构筑城市一般性既有建筑数字化档案体系。”戴雅萍表示,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先试,通过财政资金配套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对早期一般性既有房屋进行检测和数字建档,全面及时动态地掌握建筑物的实际建造及使用状况,最终建立一套以“城市建筑二维码”为表现形态的可获取可更新的城市既有建筑动态数据系统,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城市更新建立科学可靠的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