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徐国祥:红利指数是引导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方式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全泽源
3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修订上证红利指数编制方案。上证红利指数发布于2005年1月,至今已运行17年。除上证红利指数外,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等机构还发布了诸多红利指数,亦有多个基金产品以红利指数为跟踪标的。如何看待红利指数,红利投资的价值何在?3月28日,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教授徐国祥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详细解读了红利指数的“含金量”。
上海证券报:近年来,市场投资者对红利指数化投资关注度日益提升,在您看来,红利投资价值何在?
徐国祥:红利投资是获取资产中长期稳定增值的重要方式。分红是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长期稳定的现金分红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志,也是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获取回报的重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长期持续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整体上要显著优于未连续分红的公司,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
随着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步提升,市场投资风格逐步偏向具有稳定盈利预期的龙头上市公司,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而分红水平正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充足且稳定现金流以及可预期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尤其当市场波动时,股票价格可能出现下跌,而其股息收益率在不断上升,很多股票的股息超过了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此时,投资于这些风险较低且收益较高的证券,不但可以取得股息收益,同时可兼顾未来股价上涨的资本收益。红利投资正是使投资者在控制风险、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资产中长期稳定增值的投资方式。
上海证券报:近年来,鼓励现金分红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目前境内上市公司的分红现状如何?
徐国祥:上市公司分红状况显著改善,为红利投资夯实基础。近年来,随着分红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强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升,A股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及分红数量占比均有所增长。2021年沪深A股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为34%,显著高于2012年的31%;现金分红家数占比约为75%,比2008年的60%提升了15个百分点。
2008年至2021年,连续5年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23%提升至39%,连续10年分红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3%提升至18%。与此同时,股利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显著上升,2021年现金分红总额连续3年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11%,较2008年5%有明显提升。
上海证券报:近年来,红利指数及基金产品都有较快的发展,您如何看待红利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前景?
徐国祥:红利指数化投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截至2022年2月,境内红利指数基金规模约376亿元,占境内策略指数基金规模的50%以上,是所有策略指数中跟踪规模最大的细分策略类别。
从长期来看,境内红利指数化投资发展空间较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退休及临近退休人口持续上升,推动养老相关投资需求规模扩张,该类需求偏好长期稳定的期间收益以及较低的底层资产风险,与红利指数产品高股息、低波动特征较为契合,预计将成为未来红利指数化投资的主要需求增长点。
二是境内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提升,市场整体投资风格持续偏向长期价值投资,而分红是价值投资的重要考察因素之一,因其能反映一家公司的分红能力和分红意愿。随着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红利策略将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三是随着各项分红政策陆续出台,中小股东保护机制以及公司治理水平日益增强,连续分红及连续股利增长的上市公司占比也稳步上升。市场供给的趋势性改善将为投资需求创造更加良好的增长空间。
上海证券报: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需要,红利指数编制应关注哪些核心要素?
徐国祥:红利指数编制应关注分红的可持续性和可投资性。一是分红持续性是红利指数编制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投资者进行红利指数化投资以获取长期稳定高股息率的初衷。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及以上连续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未来持续分红的概率显著提升,这种长期可预期的分红特征也符合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近几年,沪深A股公司每年现金分红家数占比已高达75%以上,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家数占比已超40%,但也存在部分上市公司虽连续现金分红,但分红比例波动过大,这些分红异常的情况会导致未来分红不可持续。因此,指数应更加关注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应选择那些连续且稳定分红的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
二是关注指数的可投资性。近年来,红利指数跟踪的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指数的可投资性要求也在提升,如指数的投资容量、样本股流动性等,因此指数编制需要关注指数的可投资性,以便于投资产品运作。比如,指数可在样本股的规模、权重等方面设置一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