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版 基金·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4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加基金:打造经得起考验的“固收+”精品

2022-04-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玥 ○编辑 杨刚

过去两年爆发式增长的公募“固收+”产品,在今年遭遇了严峻考验。

作为一款配置型产品,“固收+”以“稳中求胜,平抑波动”的特性获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但在复杂的宏观环境和高波动的市场中,如何处理好固收“稳”与权益“加”的关系,实现绝对收益的目标,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中加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部总监闫沛贤看来,“固收+”基金能通过配置固收底仓来降低收益波动,并通过“+策略”增厚收益,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他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首要的事情是做好投研,在保证收益的同时,努力控制好回撤,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精准服务。

震荡市凸显稳健特性

今年以来,受权益市场下跌拖累,“固收+”基金回撤幅度较大。汇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今年以来“固收+”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61%,收益率中位数为-2.96%。由于对权益资产采取不同的配置比例及策略,“固收+”产品业绩分化显著,头尾业绩相差超过30个百分点。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中加基金旗下“固收+”基金却稳中取胜。截至3月31日,公司旗下“固收+”策略代表产品中加聚盈定开债券A、中加聚庆定开A、中加科丰价值精选近1年收益率分别为8%、7.38%、5.34%,排名居同类前3%、前7%、前14%;近1年最大回撤分别为0.97%、1.69%、2.32%,展现出应对市场波动的良好能力。

“固收+”产品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回报?对此,具有丰富“固收+”产品管理经验的闫沛贤和刘晓晨有着独特的理解。闫沛贤表示,要以维护投资人利益为核心,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框架,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稳健中不失进取,打造经得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固收+”产品。负责权益资产投资的基金经理刘晓晨认为,权益投资需要更加谨慎勤勉,要更多地遵循绝对收益的思路,通过行业分散和仓位调整,力争为投资者获得稳定、可持续的回报。

“管理‘固收+’产品十分考验基金经理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需密切关注宏观和微观的各项前瞻性指标,比较不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灵活调整稳健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配比。”闫沛贤解释道。

闫沛贤表示:“面对市场超预期波动,一方面,基金经理需快速调整心态,冷静分析宏观数据和微观行为,保持仓位和久期灵活性,有效控制产品回撤。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应做好投资者沟通工作,让投资者及时了解造成市场波动的原因及产品应对策略,稳定投资者心态,保持负债端的稳定。”

刘晓晨表示,“固收+”的核心在于收益增强。首先,固定收益的品种长期来看可以创造不错的年化回报,但必须按绝对收益的思路来运作,收益水平不需要太高。其次,权益部分同样要回归绝对收益的思路,更多的还是在固收产品的收益基础上,争取锦上添花。当权益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要主动调整应对。这样拉长时间来看,“固收+”产品的收益大概率能高于纯债类产品。

合理评估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经过前期的调整,权益市场的估值已回落到合理位置,配置时点渐行渐近。趁此机会,中加基金将发行一只“固收+”产品——中加聚享增盈债券基金(A:015371;C:015372)。该产品拟由闫沛贤和刘晓晨联袂管理,将采取权益固收“二八开”的策略,力争以固收“稳健打底”和权益“适时进取”,实现长期可控的回报。

关于这只产品的配置策略,闫沛贤表示,固收资产方面,震荡市中会保持仓位和久期的灵活性。一方面,以信用债为底仓,赚取较为稳定的票息收益。择券上,会在严格甄别信用风险的前提下,买入久期适当票息相对较高的中高等级信用债。另一方面,通过密切跟踪经济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的变化,动态把握交易节奏,择机参与高流动性利率债的波段操作。目前转债整体性价比有所改善,但绝对吸引力仍不足,仍需等待进场机会。

权益资产方面,刘晓晨认为,从绝对收益的角度看,目前依然没有很强的确定性,所以在配置思路上坚持估值合理与盈利增长相结合。

“固收+”产品如何适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不同需求?闫沛贤认为,“固收+”产品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固收部分,配置债券类资产,收益相对稳健;二是“+”部分,资产涉及股票、可转债等,预期收益相对较高,但风险和波动也较大。和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对市场判断的能力更强,风险承受能力也更强。因此,针对机构投资者,可适当提高“+”部分的比例,在保持稳健的同时,争取更高收益。而个人投资者易受市场波动影响,产品负债端稳定性相对更弱,因此更加注重控制“+”的比例,控制回撤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