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张艳红:敬小慎微,迎接资管行业新挑战
|
走老路永远到不了新地方,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有所作为。处于成长期的券商资管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突破。
◎谭一凡 ○编辑 朱茵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资治通鉴》这句经典名言也是上海证券副总经理张艳红始终坚持的原则。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她注重大局,却能从细节出发,将提质增效落到实处。
“在细微之处谋求竞争优势,资管行业面临的挑战需要更多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去解决。”在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张艳红表示,资产管理行业承担着广大持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不忘初心,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真正肩负起这份责任。
高强度工作之余,张艳红喜欢看书、喝茶、运动,与朋友聚会聊天。在她看来,适当放松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
不负当下:积极应对行业竞争
券商资管应以每一款产品为抓手,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张艳红于2007年正式进入资产管理领域,并开始从事固定收益方向的投资工作。她回忆说:“固收行业教给我两个重要法则,一是守信用,约定的交易一定要成交;二是要专业,专业是投资业绩超越业绩基准的唯一法宝。”
没有热忱,便无进步。2021年,深耕资管工作14年的张艳红履新上海证券,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并负责资产管理工作。
“在资产管理行业头部化效应下,券商资管尤其是中小型券商资管面临的挑战较大,券商资管产品仍需时间让大众认知、接受。”张艳红表示,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资产管理机构竞争的基础基本一致,但是在客群基础、产品优势等方面各有侧重。
券商资管产品的标签尚不明晰,如权益类产品,公众会想到公募基金;量化策略类产品,会想到私募基金;稳定收益类产品,会先想到银行理财。在产品类型上,如果没有公募牌照,券商资管对个人新发产品主要为私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门槛较高,客户群相对少。
走老路永远到不了新地方,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有所作为。“处于成长期的券商资管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突破。”在张艳红看来,券商资管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自己的营业部客户,且营业部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对高于银行理财客户;二是产品设计相对灵活,可以根据客户的风险收益要求进行设计;三是可与公司内部其他部门进行协同。
“业绩永远是第一位的。”张艳红表示,业绩的获得与产品规模和产品设计息息相关,好的产品需要根据目标客户群的特点进行设计,从产品设计到投资运作再到产品规模应具有正反馈效应。
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券商资管要充分利用产品设计灵活的优势,以每一款产品为抓手,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不畏将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积极筹备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力争尽快进入公募市场,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
作为一家具有历史底蕴的证券公司,上海证券在2021年获得了百联集团超过百亿元的增资。公司在财富管理、投行、资产管理等业务方面均有了较大突破。
张艳红表示,作为公司发展中的一翼,上海证券资管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抓手,以主动管理为核心,追求产品净值长期稳定增长,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
客户为重,知易行难。在日常工作中,张艳红始终谨记客户利益,做好风险控制,建立有效的全程风险管理机制,把资管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最佳作为产品管理的最终目标。“稳健有效的合规风控体系是资产管理业务不断做大做强的保障,坚持合规底线,做好风险管理,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是资产管理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上海证券资管秉持积极的产品创新和稳健的风险控制两大重要原则,持续强化固收产品在现有渠道的客户认可度,同时积极布局并发展多样化的“固收+”产品;权益类产品则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多风格、多策略的权益类产品线;FOF产品充分利用公司在财富管理、基金评价上的优势,积极发展、拓展空间。
在百联集团入主后,上海证券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资产管理总部也吸引了众多资深优秀的投研人员加盟,建立了能力更加多元化、背景更加复合化的投研团队。“我们正持续完善投研体系,加强投研团队的梯队建设,为保持长期优异的业绩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张艳红表示,财富管理潜在市场非常庞大,上海证券资管目前正在根据监管要求积极筹备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力争尽快进入公募市场,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