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财经新闻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6月1日

查看其他日期

“疫后复苏”主线有哪些线索可追寻?

2022-06-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费天元

6月1日起,上海进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供应链、产业链开始回归畅通,汽车、电子等“上海制造”优势行业逐渐重现昔日荣光;居民生活回归正常,此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大概率迎来反扑。在此背景下,“疫后复苏”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重要主线。

如何布局“疫后复苏”主线?这一话题成为5月中下旬以来卖方研究的重点。卖方普遍认为,“产业链景气”将是未来一个阶段市场的主要线索。特别是一些本来处于上行周期的行业,由于疫情影响中断了供应链或暂时被干扰了需求,待到疫后生产恢复常态,这些行业景气度将更具韧性。

“‘复苏’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关键词。”在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看来,上海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大体沿着从“重点企业”到“外贸、快递等领域”再到“分阶段复商复市”的脉络展开。具体看,“疫后复苏”对应着物流、制造、贸易、消费四条主要线索。

首先,复工复产需要率先解决供应链中断与梗阻问题,物流的修复自然成为第一层级的线索。从高频数据来看,物流、公路货运等环节的中转阻滞已明显缓解,电商、物流行业将率先迎来改善。除陆路运输外,海运吞吐量受益于保供保畅政策的落地而出现回升,港口运转效率将明显提高。

其次,随着交通物流的恢复,疫情受损产业生产端的修复正在演进,上海强项制造业的修复成为第二层级线索。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营收体量来看,上海的工业强项集中在汽车、半导体、石化钢铁制造业等领域。此外,生物医药也是上海重点布局的产业。

再次,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贸易港,贸易的修复是第三层级线索。本轮疫情防控期间,港口出货不振造成贸易流转梗阻。但是,部分行业的海外需求未受疫情扰动,仅是供给端短期因生产资料、出货物流不畅而受影响。以全球市占率连续抬升来衡量比较优势,上海出口链条具备更强修复弹性的品种主要为汽车、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分析仪器等。

最后,消费的修复作为第四层级线索,其影响路径更为复杂。从“居民自发”角度看,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之首,因此对收入弹性更敏感的可选消费占比高于必选消费;从“政策驱动”角度看,可关注近期促消费政策结构发力而受益的消费领域,如汽车、家电、家具等。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建议,从两个维度进行布局:一是在本轮上海疫情发生前已处于上行周期的行业,这些行业与经济总需求关系较小,只是因疫情被中断了供应链或者被暂时干扰了需求,较为典型的包括新能源基建、汽车半导体、医美;二是在疫情发生前正要接近困境反转的行业,这类行业基本按照自身产业周期运行,较为典型的包括调味品加工、旅游酒店、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