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交所董事长任春生:持续打造保险业
数字化交易服务平台
◎记者 黄蕾 范子萌
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在“慢下来”的两个多月里,金融脉动始终强劲有力。而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串联金融与实体的关键环节,在其间起到关键作用。
此次疫情凸显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迫切性,也展现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持续打造保险业数字化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增强有效应对突发灾害、极端情况等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功能建设、品种丰富、生态培育,构建‘功能、交易、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发展格局,在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国家金融安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任春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时表示。
上海证券报:本轮疫情期间,保交所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方面有哪些成效?后续还有哪些举措?
任春生:本轮疫情期间,部分资管公司反映资金投资工作因居家封控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上海保交所和子公司中保登“急市场所急、想市场所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产品登记、资金投资工作日常推进不断、不乱。
截至目前,中保登年内已累计完成产品发行35只,新增发行规模278.16亿元,其中小额贷款类产品发行162亿元,供应链类产品发行116.16亿元,为超过20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工具。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投融资综合服务,为资本和企业搭建互动联动的“舞台”,畅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让资金“找对人”“找好人”。5月19日,中保登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重庆银保监局,共同举办2022年“保险暨银行理财资金入渝”重大建设项目线上对接会,共有来自银行、保险等90余家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参会,重庆地区首批74个重大建设项目正式入库“中保登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总投资超6000亿元,现场签约金额共计219.3亿元。
后续,我们将持续推动保险资管产品全生命周期运营平台建设,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高效循环,推动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精准对接,为市场机构创造价值,助力保险资金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上海证券报:怎么理解金融基础设施平稳运行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任春生:金融基础设施是支持金融体系运转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主要从两个方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畅通金融要素流通。如果说实体是“肌体”、金融是“血脉”,金融基础设施就是支持血液从心脏流向身体各部的“大动脉”。越是抗疫到了最吃紧的时候,越是要保障金融市场的“血脉畅通”,保证各项宏观政策触达市场末梢。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金融基础设施贴近市场一线,能够直接、便利地收集、分析各类市场信息,敏锐、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动态,及时有效地管理市场秩序和操作规则,是辅助金融监管部门开展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风险防控的枢纽性设施。当前,百年变局交织疫情冲击,我国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更加有必要健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做好应对不利局面与突发情况的基础准备,保证金融安全与金融运行体系的正常发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
上海证券报:经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作为保交所负责人,给您和保交所带来了哪些思考?
任春生:着眼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依托保交所的数字化综合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功能建设、品种丰富、生态培育,推动全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在运用数字化手段服务国家金融安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疫情凸显了内循环的必要性,迫切需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保交所作为全国性要素市场,可以发挥规则、系统、标准统一的优势,通过服务和对接各类保险市场主体及产业链上下游机构,促进保险要素畅通循环,更好地支持发展保险新模式、新业态。
二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作为服务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的保险业,更需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联通交易服务各类主体,推动资源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保交所可以推动构筑高水平互联互通的生态,支持保险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三是保交所将进一步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行业服务水平。这次疫情中,基于前期过硬的系统、平台建设和充分的应急储备,保交所各项交易服务功能实现了平稳、有序运行。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自身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领域。
未来,在系统等“硬件”建设上,保交所将进一步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丰富和提升灾备管理能力,加强服务功能和能力建设,增加信息系统冗余建设的储备,增强有效应对突发灾害、极端情况等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功能服务等“软件”建设上,我们将持续丰富和完善保险综合服务平台、国际再保险平台、健康险交易平台、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等的功能服务,着力构建“功能、交易、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和发展格局,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强化新基建的枢纽功能,在支持保险服务更加便民惠企、更好服务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