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挂牌热潮并非偶然
◎记者 盛波
新三板的热度又起来了。最直接的表现是,不少中小企业开始主动询问如何挂牌新三板。一些券商的新三板业务部门也一改前两年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部门开始扩充人手,加班越来越多。
上一波挂牌热潮,要追溯到新三板向全国扩容后的3年,即2014年至2016年。仅2014年一年时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就从300余家增至1572家;2015年,5129家企业敲开了股转系统的大门;2016年底,新三板挂牌数量突破1万大关。
但是,当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跟不上企业扩容的节奏时,新三板经历了流动性枯竭、融资功能萎缩、定价功能失灵、上升通道不畅等问题堆积的低谷时期。企业在这个市场遇到的,是融不到资金、交易不畅、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背离、转板通道未打通等困难,不少企业选择摘牌离开。
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吹响了改革的冲锋号。精选层在这一年诞生,伴随着投资者门槛降低、鼓励公募基金等投资者入场等改革措施,新三板的流动性困境和融资难题得以化解。随后,转板制度的落地,打通了新三板企业前往更高层次资本市场平台的通路。
让中小企业对新三板进一步重燃热情的,是北交所的诞生。通过首批81家北交所公司可见,北交所就是为在技术、产品、模式及服务等方面具备创新“基因”的中小企业设立的,从新三板转到北交所上市的企业,银行会主动找上门提供贷款支持。
尽管北交所和新三板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已初见成效。于是,一些原本准备离席的公司迅速撤回了摘牌申请,部分已经摘牌的公司重新开启了挂牌进程,更多中小企业对挂牌新三板兴趣十足。因此,新三板开始再次吸纳“新鲜血液”并非偶然,而是改革初见成效后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