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9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1版)

2022-09-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回归保障 保险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大市场

从2012年末的7.4万亿元,到2021年末的24.9万亿元,过去十年,保险业总资产增长了236%。自2017年起,我国已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这背后,是机构主体和保险业务的快速扩张,更是我国老百姓保险保障需求的稳步上升。从2012年的1.5万亿元,到2021年的4.49万亿元,近十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6%。

十年间,保险业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回归保障”的大转型。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人身险行业十年间年均增速达到了14.1%。其中,2016年是人身险行业的转折点,2013至2016年人身险行业快速发展,至2016年同比增速达到36.2%的顶点。

行业增速的背后,是监管政策变革的推动。2013年原保监会启动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了普通寿险的预定利率限制;2014年,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推动保险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这些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人身险行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不过,以万能险为主的理财型产品在疾驰中聚集了多种风险,如长险短做风险、短钱长投风险等。

2017年,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要求切实发挥人身保险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回归保险本源,防范经营风险。从此,保险业步入回归保险保障的正途中。

过去十年,我国保险深度从2.98%上升到3.93%,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到3179元/人,保险业累计赔付10.3万亿元。

2012年以来,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万亿元;商业健康保险存量有效保单件数近12亿张,覆盖人数超7亿人。

2015年以来,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偿二代)建设持续推进。2017年9月,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方案正式启动,开启了保险业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夯实资本质量之旅。2021年12月底,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开放中发展 外资拥抱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过去十年,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从26.29万亿元增长至138.25万亿元。其中,利率债规模从17.18万亿元增长至93.67万亿元,信用债规模从9.11万亿元增长至44.63万亿元。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在市场体量实现飞跃的同时,其内涵亦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短期融资券、公司债、中期票据、超短融、定向工具、中小企业私募债和资产支持票据的相继涌现,中国债券市场体系初成。

自2005年5月,首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持续敞开。特别是最近十年,支持债市开放的政策措施加速出台,债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

近年来,中国国债陆续被全球三大债券指数纳入,外资配置需求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51万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债券的走势与发达国家债券的相关性比较低,这与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有关,是外资分散化投资的理想标的。

我国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还体现在中资离岸债券的迅猛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3日,中资离岸债券存量达到3711只,规模达到1.24万亿美元,占据了亚洲离岸债券市场的“半壁江山”,有力地支持了中资机构在境外展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