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12月9日

查看其他日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创新型减碳的三个支柱

2022-1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刘怡鹤 记者 宋薇萍

12月8日,在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做了《以创新实现减碳增长双赢和绿色转型》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的能源和经济转型,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积极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未来清洁能源由配角成为主角,才能够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

刘世锦将减碳类型分为衰退型减碳、增效型减碳和创新型减碳三类。其中,创新型减碳触及了整个绿色转型的核心,也就是绿色技术创新。因为由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绿色发展方式,根本上要依靠大规模、系统性的绿色技术替代。

他引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概念——创新型碳替减,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碳排放。比如就每千瓦时发电而言,燃煤的碳排放是1000克,光伏是30克,风能只有10克。由燃煤发电改为光伏或风能发电的碳替减分别是970克或者990克。

从创新型碳替减的角度出发,刘世锦提出,下一步应该抓紧制定以碳排放双控为目标、减碳与增长双赢的五年规划和远景规划。

一是在增量中推行新技术替代,由此产生碳替减;二是增量中的碳替减与存量高收益项目减碳额度可以相互对冲,从而在释放增长潜能的同时,降低碳排放的强度;三是在存量中进一步引入新的技术替代,从而实现经济的充分增长与碳排放总量、强度降低同时出现。

在刘世锦看来,以上规划对于地方而言,就是要加快落实国家碳排放“双控”目标,抓紧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在增量和存量中有序替代,发挥已有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增长潜能充分释放,制定三至五年规划和远景规划,引导经济社会积极平稳地绿色转型。

扩展到减碳道路上,他认为创新型减碳是进取型战略。进取型减碳战略有三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市场,这个市场既包括绿电等绿色能源产品,也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能够产生碳替减的产品,如绿氢炼钢等,还可包括森林碳汇和其他负碳技术产品等。

第二个支柱是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增量优先的关键是扩大对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这一点又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的有效性。

第三个支柱是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前两大支柱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合格的碳核算基础,这恰恰是目前的短板,下一步应抓紧推动这一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