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12月9日

查看其他日期

高校领导寄语

2022-1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作为2035年的目标愿景,上海一直是全方位低碳转型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使绿色成为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温暖的亮色,让低碳成为生态之城的鲜明标识”。发挥上海的特色优势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谱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当前我国双碳工作的“1+N”政策体系正在加紧建设中,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全局性视野、更加复合性的知识体系和更加系统化的工作方法,来制定更高效的政策,动员更普遍的参与、引导更广泛的协同。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为了人类的共同未来。落实“双碳”目标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更深度的交融与合作。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深度融合,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最大努力和突出贡献。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一流大学要为社会导航。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顾锋: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将碳中和目标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致力于通过碳中和等行动强化减碳力度。随着中国在全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引领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为,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发展方式,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整理:刘怡鹤 邓贞 陈雨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