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发挥国有大行市场稳定器作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接1版)
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
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田国立表示,作为国有大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建设银行自觉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聚焦普惠群体金融服务痛点,围绕“数字、平台、生态、赋能”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量增、价降、面扩,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1月末,该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2.4万亿元,服务客户超250万户,已成为市场上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的金融机构,市场占比约10%;仅今年前两个月,新增普惠金融贷款已达去年同期的3.1倍,余额继续保持市场第一。同时,该行近年来普惠金融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左右。
“数字化是建设银行普惠金融的最大创新和核心优势,也是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田国立表示,建设银行通过数字化手段为普惠客群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找到了路径,构建了梯度式产品供给体系,实现从“供给思维”向“需求思维”的转变。
田国立表示,下一步,建设银行将继续坚决落实稳企业保就业相关支持政策,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及经济结构升级趋势,加大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服务触达和信贷覆盖能力;继续积极采取减费让利措施,助力降低企业成本。
建设银行还将持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深入推进重点产品扩容升级与推广,坚持线上数字化和线下定制化两大模式并重,因地制宜地做好客户差异化服务;强化普惠金融风险管理,提升普惠金融的洞察能力、决策能力、经营能力和风控能力,保障资产质量平稳可控和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助力消费恢复
将资源向民生行业聚集
今年,建设银行将加强政策保障,把资源向“幸福产业”聚集。田国立表示,建设银行把消费民生行业以及“幸福产业”明确为全行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在信贷政策中明确将文旅、体育、健康、教育、养老等消费民生重点领域行业定位为优先支持类行业,在客户及项目准入、审批授权、考核激励、业务办理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满足企业合理信贷需求。
聚焦消费民生领域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建设银行将以营销指引、项目储备、贷款投放和风险防控为重点,以设备更新改造、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为抓手,持续加大对上述消费民生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
从宏观金融数据看,去年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新增信贷呈现“企业较强、居民较弱”的格局。
为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金融需求,建设银行将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在有效强化风险合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个人消费贷款场景化建设,推进个人消费贷款在新能源汽车、装修等场景领域的应用,贴近居民日常消费习惯,加强产品创新,激发居民消费融资意愿。年初以来,该行个人消费贷款明显同比多增。
依托手机银行、“建行生活”两个App融合发展,建设银行正着力打造“双子星”模式,以提升消费金融生态建设能力。该行推出的企业级移动生态运营平台“建行生活”,为民生消费实体商户提供线上订单、平台经营以及信贷融资服务,为包括非建行客户在内的广大消费者提供互联网消费场景和便利服务,并提供信用卡、分期等多种消费信贷服务支持。目前“建行生活”App已在300多个城市面客,用户规模已超过1亿户,上架30余万家商户门店,已累计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超30亿元,拉动民生消费近百亿元,惠及数十万户中小企业。
建设银行还将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费让利力度,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账户服务实施全免收费,主动让利,惠企利民,以助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随着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明显减弱,稳增长成为第一要务。田国立表示,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深知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多年来,我们践行‘新金融’行动,调整信贷结构、提升风控能力,确保在服务实体经济时发力更加精准。”
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坚持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持续修复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