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两会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更大力度 更深层次 更高水平
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蹄疾步稳

2023-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梁银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资本市场作为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渠道,是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

他们认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仍须坚持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和生态完善,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环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外资流入我国市场的规模稳步提升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随着高水平制度型双向开放不断推进,我国资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外资持续流入国内A股市场。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497.92亿元。其中,沪股通累计净买入836.57亿元,深股通累计净买入661.35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外资流入中国市场规模稳步提升。特别是今年,在国家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外资加速涌入,表明中国经济受到了外资机构的长期看好,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政策部署,也给外资布局中国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中国经济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据悉,今年我国资本市场将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代表委员普遍预期,未来将有更多高质量的国际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更深层次的改革举措渐次落地

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政策部署渐次落地,市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着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拓展优化,畅通了境内外投融资渠道。3月13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双向扩容,扩容后,沪股通标的增加598只至1193只,市值覆盖率达到90.94%;深股通标的增加436只至1336只,市值覆盖率提升至86%。与此同时,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也作出优化完善,交易天数有所增加。

其次,金融行业开放度提升,外资机构来华展业的队伍持续扩大。今年年初,渣打证券获批成立,成为国内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贝莱德基金、泰达宏利基金、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施罗德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联博基金等8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再其次,国际化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品开放迈出坚实步伐。A股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且纳入比例不断提升。沪港、深港、中日、中新ETF互通机制均已建立,目前已有11只中日ETF互通产品、6只内地与香港ETF互通产品,以及1只中新ETF互通产品推出。

“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未来,随着制度型开放不断推进、投资环境持续改善,中国市场将对外国投资者产生更大吸引力,吸引更多外资尤其是高端产业的资金投资中国。

资本市场将以更高水平统筹发展、开放与安全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仍须坚持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生态,优化外资准入门槛和监管环境,扩宽外资投资范围,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田轩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开放要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深层次开放迈进,同时兼顾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大大推进基础制度变革,引进国际优质资源,促进双向交流;另一方面,要审慎监管,同步引进国外先进的市场监管经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就此,他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放松外资机构在中国的业务限制,推进资本项下可兑换机制改革,扩大交易产品范围,优化互联互通机制;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推进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标准相互融合,加强跨境监管合作,逐步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治理体系中的参与度和重要性;完善跨境风险监管、防范、治理体系,重点关注利率波动、短期资本流动、定价权外移等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丹建议,在确保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分级分类的准入条件和监管细则,允许更具多样化特征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