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基因,就是了解自己—— 读《了不起的基因》
| ||
◎林 颐
为什么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杯就倒?不爱吃香菜是因为挑食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小小的基因里,了解基因就是了解我们自己。身为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对于基因研究颇有造诣。《了不起的基因》一书是尹烨的新作。在书中,作者不仅解读了基因的秘密,讲解了和基因相关的17个主题,而且还结合人文和哲学领域的观点来讲解生命科学,融入了关于生命的哲思。
基因即“基本的因素”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和科研进程讲述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未来,无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作者显然无意写一本基因的传记史,他选择以“短、平、快”的方式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让读者边轻松阅读边有所收获。所以,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通过抓取关键词,每章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叙述,并且在语言的表述方面尽量避开枯燥学术概念,采用普通读者能理解的语言。
既然讲基因,就要知道什么是基因。gene一词,是潘光旦在1930年首次翻译成“基因”的,后来成为固定用语,同“音”共“意”,确是佳译。DNA、RNA、碱基配对、双螺旋结构……这些都是平时讲解基因时常用的专业词汇,大多数读者也或多或少了解这些生物课基础常识。但是如果仍然感到理解困难,那么作者概括的这句话应该相当直白:整体来讲,基因即“基本的因素”,构成了我们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语言,代表了我们生命密码的物质基础,携带着我们生命世世代代得以保留的信息。
亘古以来,我们不懈地追问着“人是什么”,直到近百年,人类才开始接近生命的真相。回溯这段历史,从古罗马时期盖伦的人体解剖到文艺复兴时期血液循环学说的提出、19世纪晚期孟德尔的豌豆实验、20世纪初叶遗传物质研究的突飞猛进,直到1953年沃森和克拉克确认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生物学时代由此正式开启。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种族、身份、行为、性格、疾病、变异等秘密也随之揭晓了。
基因有多么了不起呢?群体的记忆如同指令一般,镌刻在生物的基因里。世间万物的生存法则遵循着r-K选择,r代表速率,K代表容量限制,所有物种的基因,都有无限复制和扩张的欲望。从这个角度而言,生物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
人类的基因分布在23对染色体上,影响着与我们有关的方方面面,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外貌、性格和健康状况。基因可以决定哪些事呢?比如,酒量的大小、香菜的恐惧症、 “睡得少,精神好”等等。据说,全球有15%的人患有“香菜恐惧症”,而有些人则是“无香菜不美食”,这就是因为在11号染色体上有个名叫OR6A2的基因在起作用的结果。有些人怎么睡都睡不醒,有些人睡得少却精神不错,还有一些人饱受失眠的困扰。科学研究表明,的确存在天生的短睡眠者,携带DEC2突变基因的人要比其他人的正常睡眠时间缩短1至2个小时。可见,生物是多样的,所以很多“一刀切”的制度规定或者大众习以为常的观念,并不总是那么正确,更何况环境、文化、教育、生活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行为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评价一个人时,我们不可偏激地匆忙下结论。
在各种主题论述中,尤其引起笔者注意的是第五章《性别,原来是一种博弈》。在生物世界中,生存的核心意义就是基因的传递,性是基因传递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基因自我复制的机制而言,男性希望自己的基因广泛传播,女性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选择伴侣来为下一代寻找更好的基因。这解释了男女择偶的一些本能行为。人类与其他物种的不同在于人有社会性选择,而不只是生物性选择。人类社会的性别决定,除了生物学角度的自然生育,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社会学范畴的人为因素的干预。母系氏族社会的群体生存靠女性来维系,女性就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农耕社会时期,男性的力量在生物基础上比女性强大,就容易出现男尊女卑的现象,人们希望拥有更多的男性后代。很多国家出现的少子化、老龄化趋势,与政治文化、经济地位、性别观念都有关联。
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人”
作者在书中时刻传递着有温度的人文关怀。除了基因的发现、生物的进化,作者也探讨疾病的痛苦、生死的观念、科学的伦理、未来的生命等话题。
在人类历史上,受遗传病之苦者不计其数,就连霍金、维多利亚女王等名人都不能幸免。无痛症、渐冻症、血友病……一次小小的基因突变就能让一个生命饱受病痛折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疾病不断抗争的历史。现在,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推进,连“众病之王”——癌症,都快要被赶下“王座”。基因科技和生命科学,使人类健康事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生命不是永恒的。死亡是被写在基因里的程序。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基因得到了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并没有死亡。从文脉的角度看,就算一个人没有后代,他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延续下来,就像古人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谓不朽。对此,作者在书中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这种色调温馨的感性表述与有逻辑的理性推导,在书中还有多处,增加了这部科普作品的人文气息。
作者在书中告诫我们,人类并非我们自以为的那么“高大上”,比起人类,更有资格当“地球老大”的是微生物。细菌已在地球存续了34亿年或更长的时间,然而我们人类来到地球只有700万年。作者罗列了一系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证明人类科学家与微生物曾展开过一次次殊死搏斗,并取得了多次伟大胜利。可是,作者同时也指出,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越来越清晰地发现,微生物和人类都是物种,人类和微生物的关系不仅有对抗还有合作,不是竞争而是共生。作者认为,人类要感谢菌群为人类生存作出的贡献。一个正常人的菌群总量是人体细胞的3倍到10倍,而肠道菌群的基因总量差不多是人类基因总量的150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从来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人菌共生”的生态系统。
面对污染严重的地球环境,作者认为,今天的很多医疗行为和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方式,应该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化为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将早筛、早防、早治作为重点,从人人可及的基因检测切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
《了不起的基因》虽然是一部文字作品,但也融入了视频作品的表现特征,即以趣味的表达快速捕捉受众的注意力。
其中,本书的第十一章《菌群,谢谢你们真给力》写得特别有趣。为了说明菌群对人类生存的作用,全章分为11个小节,这些小节的内容精华就凝聚在他们的小标题里,而每个小节的标题几乎都来自我们所熟悉的古诗词,不仅妥帖机灵,而且有助于记忆。
比如:《天行健,“菌”子以自强不息》讲述菌群与人类共存的时间之长。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要呼吸约8亿次,心跳约30亿次;一个正常人约有40万亿至60万亿个细胞;而一个正常人的肠道细菌至少约有100万亿个细菌。是的,没看错,100万亿个。这些微生物在几十亿年前就来到地球,见证了生命从简单到复杂的全部发展历程。《但为“菌”故,沉吟至今》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想念某种食物。有时候,我们想吃某种食物,其实是我们肚子里的菌群“想”吃,因为食物里富含它们生长所需要的培养基。《“菌”生我未生,我生“菌”未老》讲述肠道菌群对胎儿、婴儿的意义。在新生儿体内有许多免疫细胞一直在压制婴儿肠道的免疫性,这是为了婴儿能长出一肚子“好菌”。孩子在两岁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应尽量不要用抗生素,以免破坏孩子稚嫩的肠道菌群。《只愿“菌”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说明各种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调节作用。当我们悠闲地躺平休息时,我们的菌群却在忙碌地工作。其中,肠道菌群影响着人体70%的免疫功能,实属菌群界的“大哥大”。这些菌群有时候会出现紊乱,这时就需要及时为肠道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后生元。
总体而言,《了不起的基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大众科普读物,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具备科学头脑、人文素质,还有幽默感的科普作者的工作能力。全书具有丰富的基因知识,不仅探寻人类繁衍、疾病、命运背后的奥秘,还能让读者获得实用的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