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在效率和韧性之间权衡取舍

2023-04-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韧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进化》(美)杰里米·里夫金 著
  郑挺颖 阮南捷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2月出版

——读《韧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进化》

◎郑渝川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经常因突发事件而被迫中断。其实,无论是疫情、地缘政治冲突,还是偶发事故,这些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危及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运行。

著名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作《韧性时代: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和进化》一书中指出,在全球化体系下,主要经济体正在效率和韧性之间艰难地权衡取舍。本世纪以及上个世纪的多数时间内,追求效率提升是很多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企业和个人的首选目标。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以美国为代表的工业国家会在20世纪后期逐渐掀起一轮产业价值链的流程和岗位转移,因为全球供应链由此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更为精准地削除所谓的冗余费用。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也越来越热衷于将无利可图的业务环节整体外包。但是,效率至上也使得供应链尤其是前端企业变得越来越脆弱,很难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本书详致而深入地讨论了效率至上、牺牲韧性是如何导致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效率至上扭曲认知

到了21世纪,效率至上的思维仍然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思维。作者在书中指出,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推动的教育改革,虽然打出了拥抱数字经济浪潮的旗号,实际上却贯穿着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要求学校对学生传授、训练更多未来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学校本身也要自觉地适应成为新产业的附属物。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改革强调量化评估,对知识进行更精细化地分割,把学习简化为完成指定的学术任务,然后评出等级。这其实就是笛卡尔在400年前的设想,即人类如果用数学武装起来,就可以创造出一种有序、可预测而且可以永续的机械存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人们对教育和社会的设想沿用了400年前的笛卡尔和牛顿的机械宇宙式思维,但是对经济增长前景、经济和社会容量、资源和成本消耗的理解,却完全突破了最为基本的热力学定律,认为经济可以实现无限度的增长,而经济容量以及资源和成本供给也都可以无限化。

正是这样的割裂理解,使得人们在把握真实世界上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就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各种环境、资源、能源和社会要素本身是有限的。无视这些约束,就会导致人类对上述要素进行不合理的使用,甚至产生巨大浪费,并导致显著的负外部性。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多个具体案例加以说明。比如,19世纪晚期以来的农业革命,极大地释放了产能,但这却是以过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化肥以及更为高产但耗水量更大的农作物种子为代价的,结果导致了全球热带和温带大量的肥沃土地受到不可逆的长期损害,于是农业生产者只能使用更多的肥料和化学药剂、高产种子。作者指出,现代农业的效率越高,其负外部性和正反馈循环就越多,从而使得全球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供应链变得十分脆弱。

效率至上制造恶果

效率至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得全球各种要素资源,都被纳入了更加贪婪的掠夺秩序。作者在书中将之称为“地球各圈的财产权”,也就是本来可以成为公共资源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层、生物圈皆被纳入市场经济秩序。这些公共资源首先迎来西方国家部分私营企业以及这些国家的国家开发机构的滥采滥挖,然后再发展出市场化的份额、配额制度。这种掠夺秩序甚至发展到基因库和全球定位系统。

另一个比较显著的负面影响是,效率至上导致“机器换人”一直被激进地推进。虽然这一做法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但却减少了就业,并且企业还通过市场营销套路让消费者在负债中越陷越深。作者在书中甚至指出,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脉相承的是丰田等企业发展出的精益生产哲学,究其本质仍然是以减少人工岗位来换取更高产能。

伴随着各种负面影响不断叠加,产生了一个颇为明显的悖论,那就是人们所可能获得的福祉虽然相较于自己的父辈、祖辈显著增加,但是人们却变得越来越封闭,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逼仄,需要面临的不可知、不可控、不可预期的风险越来越多。作者在书中指出,以工作节奏、生活节奏紊乱为例,这不仅催生出大量的生物钟失调疾病,而且还破坏人体的昼夜调节定律使生殖系统陷入紊乱,越来越多的人不得已只能依托辅助技术才能生育下一代。

以韧性来战胜脆弱性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将人类每一个个体,以及地球整体都视为各自的生态系统,强调应当依照生态系统的运行法则,在各类层次上注入韧性,从而使得各生态系统具备自我修复功能。

作者指出,20世纪后半段以及21世纪头个10年最为显赫的学科是经济学,人类如果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转变思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重新评估经济学长期秉持的一些备受诟病的信条,包括对外部性的狭义定义、一般均衡理论、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对生产力和GDP的一些误导性概念,从而在根本上放弃对效率至上的追求。

正如本文开篇所提到的那样,全球供应链所呈现的脆弱性表明,当前必须致力于增强全球化体系的韧性,重估价值,增强全球化商业法则、投资逻辑、金融规则对各方面根本利益的适应性。

从效率至上转向韧性至上,并不是要放弃新科技革命,更不是要开历史的倒车。事实上,当前正在推进的工业4.0完全可以通过翻新改造各类建筑设施和嵌入物联网基础设施,使经济体系保持较高的运作效率,并能切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从效率至上转向韧性至上,驯服脆弱性,一个可行之策就是重新审视过去以来的农业现代化策略,不再为了一味追求自动化去降低人力配置,允许和鼓励农村地区的人口重拾增长,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和文化生活,让相当数量的青年、中年和老年人享受乡村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谋生被迫居于城市中的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