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通”探路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
市场期待“双向通车”
| ||
|
——专访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
“‘互换通’的开通将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通过人民币而非美元对中国的利率市场进行投资。”汪大海认为,它还丰富了境外投资者可投资的人民币衍生品工具,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中的影响力,而这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范子萌
在沪深港通、债券通之后,“北向互换通”交易将于5月15日正式启动,至此,从股票、债券到衍生品,内地与香港金融领域互联互通拼图补上关键一块。
近日,彭博宣布将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合作,基于双方系统的连接,推出一项全新解决方案以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彭博终端通过“互换通”参与中国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
在金融开放稳步推进的当下,国际投资者最为关注“互换通”带来的哪些改变?“互换通”的落地,会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着眼“互换通”的未来,哪些想象空间值得期待?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专访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汪大海,了解随着“互换通”落地,国际投资者眼中的中国债券市场,迸发出的“新变化”“新空间”“新助力”与“新期待”。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的持续迈进,全球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长期趋势不变。”汪大海表示,在“北向互换通”落地后,投资者期待“南向互换通”的推进,以实现“双向通车”。更长远而言,市场期待互联互通在股票、债券、衍生品之外的更多领域开花结果。
新变化
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衍生品开放“探路者”
“互换通”的落地,为国际投资者带来了期待已久的利率风险管理“利器”。
记者了解到,“互换通”上线后,投资者可以使用利率互换管理风险。而利率互换作为常用的一种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以利率互换去对冲债券端利率风险是常见的交易策略。”汪大海表示,近年来,美联储激进加息,波及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债券价值也出现小幅波动。国际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据悉,彭博是“北向互换通”下受认可的境外电子交易平台之一。彭博“互换通”解决方案支持“互换通”机制下所有可交易标的产品,参考利率包括FR007(7天回购定盘利率)、SHIBOR 3M(3个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SHIBOR O/N(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互换通’机制自去年夏天启动相关准备工作起,就受到了国际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汪大海说,此时推出“互换通”,可以方便境外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
汪大海解释称,在“互换通”机制的支持下,国际投资者能够更容易进入流动性更好、买卖价差更窄、与基准利率走势关联性更强的中国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为他们在中国债市投资交易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
由此,国际投资者有望借助这一机制更有效地管理其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敞口。“互换通”落地的深一层意义在于,它成为更多衍生品市场开放的“探路者”。
汪大海表示,一方面,“互换通”的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在全球市场利率高企的情况下助力稳定资金的跨境流动;另一方面,它也为下一步探索境内投资者投资离岸衍生品市场的南向交易,以及扩大开放更多衍生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新空间
外资参与中国债市“助推器”
规模已达18.4万亿美元的中国债券市场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近几年来,中国债市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提速,国际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快速增长。
以中国国债为例,2014年底,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国债规模为2200亿元;而至2022年底,这一规模升至2.3万亿元,涨幅逾10倍。
伴随着“互换通”的推出,人民币债券市场“磁吸力”再增强。汪大海认为,此次“互换通”的落地是提振中国债市的又一积极助力,外资对中国债市的参与度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在没有“互换通”的情况下,境外投资者无法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需要借助离岸人民币利率互换来对冲利率风险。但由于离岸人民币利率互换通常以美元结算且不可交割,并且在境外进行集中清算,流动性不佳,风险对冲效果并不理想。
“港交所去年10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相比离岸人民币利率互换,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与国债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境内外利率差或可高达20个基点,这可能会对投资组合的风险价值产生巨大影响。”汪大海表示,交易品种的丰富将加大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对外吸引力,使投资者可以更灵活地交易人民币债券。
除了一解利率互换效率的燃眉之急,汪大海认为,“互换通”还为开放更多衍生品交易提供了探索空间,能够多层次满足境外机构对境内债券的配置需求。同时,“互换通”也为境内做市商提升服务创造了机会,这将在深化市场开放的同时,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稳健发展。
“互换通”将为中国债券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长期利好”。在汪大海看来,伴随着政策机制持续优化,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便利性正在不断提升。当前,中国债券已成为彭博全球综合指数等全球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债券市场的可投资性得到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中,彭博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广泛合作,通过双方系统连接,全面支持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代理模式”等机制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在“互换通”机制下,彭博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合作拓展至衍生品市场,将在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满足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衍生品交易的需求。
新助力
人民币国际化重要“落子”
“互换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关键一环,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落子。
在汪大海看来,随着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发展、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眼下已初具规模。
当前,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份额增至7%,是近三年来市场份额上升最快的货币,也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汪大海表示,但相较美元、欧元等货币,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份额还有较明显差距,“尤其是人民币的投融资货币功能尚未充分显现”。
“‘互换通’的开通将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有望吸引更多投资者通过人民币而非美元对中国的利率市场进行投资。”汪大海认为,它还丰富了境外投资者可投资的人民币衍生品工具,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中的影响力,而这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香港作为内地与海外的“桥梁”作用也进一步加强。汪大海表示,目前,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各项互联互通机制来配置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人民币资产。“互换通”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系统再添助力,国际投资者直接与港交所OTCC进行集中清算,外汇兑换通过在港人民币结算行进行结算,香港作为境外投资内地的窗口作用将进一步稳固。
新期待
互换通“双向通车”
互联互通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
在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之后,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券市场还有哪些关注与期待?
“目前投资者对于进一步简化投资交易流程、拓展可投资产品范围,以及丰富衍生品种类等方面期待进一步提升。‘互换通’的开启,让我们看到了银行间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的契机。”汪大海表示,在利率互换之外,市场参与者期待可以使用更多衍生品工具。例如回购、信用互换及各类外汇产品,方便境外投资者更深更广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围绕“互换通”,汪大海表示,他关注到客户有关于交易双方是否需要主协议的签订、冲销机制的设定等方面的需求。
汪大海说,国际投资者普遍期待看到市场更深入的制度型开放。就债券市场而言,交易机制不断优化、市场透明度和流动性不断提升、交易效率提升同时成本下降将是投资者最“喜闻乐见”的长期利好。
汪大海认为,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和配套机制的支持,将为外资进场按下“加速键”。“互换通”最开始仅限利率的互换,期待后续能够拓展至更多风险管理产品,为债市投资提供更多衍生工具支持。
汪大海表示,在“北向互换通”落地后,投资者期待“南向互换通”的讨论和推进,以实现“双向通车”。更长远而言,市场也期待看到互联互通在股票、债券、衍生品之外的更多领域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