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你应该为你的天赋买单吗?——读《基因彩票》

2023-05-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基因彩票》
  (美) 凯瑟琳·佩奇·哈登 著
  陆大鹏 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3年5月出版

◎徐 瑾

你相信运气么?也许真的有这回事,那就是基因。一对夫妻诞下的婴儿的染色体有七十万亿种组合,这无数的组合,也许在冥冥之中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如果这不是命运,那这又是什么?美国行为基因学家凯瑟琳·佩奇·哈登所写的《基因彩票》一书,正是通过大量数据与实证研究,揭示基因如何深刻影响我们的人生,而我们的社会又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变化。

如果说基因决定人生,这首先对人人平等的观念构成了挑战。在多数社会,人人平等是基本原则,但是在何种意义上平等却缺乏共识。比如,学者总是在争论,社会需要的是起点的平等还是结果的平等?对此,作者通过生物学研究揭示了另一面真相:可能人并不平等,也许生来就是如此,即使是动物,地位越高的动物寿命也更长。在传统刻板的印象中,富人大腹便便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富有社会成员的外形可能更出众,美国最富有的男性比最贫穷的男性多活15年;在低收入街区家庭成长的孩子,8岁就开始显示出更快的生物老化迹象。

这么说来,人可能有两次投胎:一次是选择父母;一次是选择基因。作者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临床心理学教授,她领导该校的发育行为遗传学实验室。在她的研究中,双生子研究非常重要,可以说双生子研究很好地映射出基因与环境对人的影响。双生子有同卵双生以及异卵双生,前者共享一样的基因,后者则更类似兄弟姐妹。通过对比200多万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数据,可以真实地展现基因的力量,异卵双胞胎比起同卵双胞胎有着更大的差距,在性格、认知能力、教育、就业、社会对健康的危害、精神障碍和人际关系等几大领域中,有25%到50%的差异源自DNA的差距。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中,基因总是与优生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正因为如此,主流意识总是强调先天的平等以及后天的可塑性,有意无意地淡化基因的作用。事实上,从学术研究来看,基因的重要性不容回避,最典型的就是在教育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学历社会,有没有大学学历,基本上决定了收入的分水岭,受过良好教育取得更高工资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技能溢价”。过去四十年,美国金字塔尖的0.1%人群的收入增加了逾400%,而没有大学学历的美国男性的实际工资从1960年之后就没有增长。所以,才有美国父母拼命卷各种高大上校外活动,而中国的高考则被形容为千军万马闯独木桥。

问题是,努力就一定能改变终点么?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很可能你的基因并不支持。《自然——遗传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数据显示,如果根据人们遗传变异来定义一个指数(教育多因子指数),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反差:拥有这个指数比较高端的人群,其大学毕业率可以达到低端人群的四倍。这个数据与贫富差距导致的毕业率差异类似,美国最富有的四分之一家庭的年轻人完成学业的可能性,刚好也是最穷的四分之一家庭的四倍。换言之,基因的影响几乎与家庭的影响一样。

作者认为,一个人是无法决定自己出生在富裕家庭或者贫困家庭,这很大程度上是运气,而是否拥有某种遗传变异其实也是“基因彩票”,也就是说你可能没有办法选择父母、父母的环境以及他们给你什么基因。在过去,不少研究都强调后天的作用,但作者指出其中一些研究的数据并不充分,而且还存在解读上的问题。她认为基因就像食谱,其成品有不同组合,就像有的厨师可能因为心情、食材或者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发挥出现偏差,但是食谱的核心就在于天然决定了食物的比例。作者认为,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实证层面,理解基因也是理解社会不平等的重要途径,即我们承认人在基因上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如果可以归为一种幸运,那么就应该重新思考平等,所谓“先天与后天”的辩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偏离了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之所以引发那么多关注,核心就在于作者挑战了西方制度的根基之一:绩优主义,即认为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优秀的结果,而作者却指出成功很可能只是生活机遇的彩票,不应该将好运气误当作有道德。她的论证直接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承认了这一点,那么社会制度是否应该做出改变,使之有利于不占基因优势的人?这也引发一个成功伦理学问题,即如果抽中生活中的彩票需要交税,那么抽中基因彩票是不是也需要付出一些什么?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现实可能更复杂一些。

从理论到实证再到政策,其实存在很多环节,这正如基因的不同组合。即使“基因彩票”确实存在,基因和成功之间的链条仍旧存在多个环节,那么究竟应该在哪一个环节上发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固然需要照看弱者,但是仅仅要求强者付出,是不是会导致另一种不公平?

这些年流行一个段子,“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出生就是牛马”。乍看上去,好像在吐槽不平等,但是反过来想,也许除了出生地不同,更在于彼此的基因不同。从作者的理论来看,这种无意识的吐槽背后可能就暗合一定的科学道理。

作者的分析穿插着统计学、经济学甚至政治哲学反思,在论据方面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也陷入了左右不讨好的论战,她一方面强调基因的不平等,让喜欢说人人生而平等的“左派”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又强调“基因彩票”类似运气,应该对运气征税,让认为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右派”觉得不可思议。偏激往往意味着洞察,冒犯也许意味着思维的突破,这也是《基因彩票》的意义所在,我们无需处处认同,但是它所引发的关注和争议本身暴露出在我们的主流意识中,存在着许久没有讨论的区域,并让我们重新反思基因与命运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