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7月25日

查看其他日期

经济整体回升 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3-07-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上半年,工业体系根基更扎实,一批重要技术产品实现突破,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工业体系配套更完备,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累计达到293.7万个,5G行业应用覆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化工、钢铁等12个重点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接下来将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超大规模市场助力经济“活力旺”

今年消费领域亮点不断:“淄博烧烤”火爆出圈、贵州“村超”足球赛事成了“现象级”乡村嘉年华;各地景区、商圈又见人头攒动,酒店预订紧张,电影票房大幅增长……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硬优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

最新数据显示,6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比上月提高1.1个点,线上线下消费潜力正有效释放。6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供需两旺发展态势。

“随着暑期等消费旺季到来,居民节假日休闲购物、出行旅游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密集部署促消费政策,《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等多个文件陆续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即将发布……政策持续助力释放消费潜能。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表示:“我国正加快促进经济恢复,努力畅通经济循环,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在形成。随着扩内需各项举措逐步落地,经济发展韧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增强。”

科技创新塑造经济“潜力大”

一组与科技相关的数据证明中国经济的潜力: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56.8万件,同比增长16.9%;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8.5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万家;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

“高校作为国家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们现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国家的急迫需求给予实质性回应,解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说,下一步,教育部将组织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工程,加快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大力推进科教融汇,集聚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综合看,下半年整个经济运行会逐步好转,一些宏观指标也将逐步趋稳,向好发展态势会总体保持。”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对于经济形势及发展前景,中央作出最新研判,释放积极信号。昨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