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财经新闻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9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严防手续费不正当竞争 车险再迎强监管

2023-09-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何奎

上海证券报记者9月19日从业内获悉,继上半年发文规范车险市场秩序后,监管部门再次重拳出击,整治车险市场手续费不正当竞争。

金融监管总局已于近期向各监管局和各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全面加强车险费用内部管理,持续健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全面加强商业车险费用监督管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知》从前中后端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意在引导险企更加稳健经营。未来,在监管引导下,财险公司应改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优化考核机制,杜绝短期经营行为,严禁高费用冲击当地市场,以促进商业车险的高质量发展。

严防不正当竞争 持续压降手续费

今年以来,车险市场手续费不正当竞争一直是财险业最关注的话题。记者从多地了解到,少数财险公司为抢占车险市场份额,在部分地区打起价格战,部分区域给渠道的手续费率最高超过30%。

综合费用率是核算财险公司费用支出的核心数据。机动车辆险业务方面,2023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太保产险承保综合费用率分别约27.0%、27.2%,同比分别提升1.0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

为压降车险相关费用,《通知》明确,引导车险附加费用率合理下调。商业车险产品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继续保持在25%,有条件的地区可支持报批报备附加费用率上限低于25%的商业车险产品。

此外,《通知》还要求,财险公司根据商业车险产品附加费用率上限、市场经营实际和经营主体差异,合理设定手续费比例上限,持续压降部分竞争程度较高的销售领域的手续费水平。

一位车险业务员表示,这反映出监管部门从定价端要求险企管控好手续费。监管部门无法实时监控险企手续费率执行情况,一般在进行监管检查和回溯分析时才能摸清行业手续费情况,加强定价等前端监管是有效方法。

手续费超上限 将暂停商业车险业务

“后端监管对那些突破手续费上限的险企往往也会给予更严厉的惩罚。”上述业务人士说。

《通知》明确提出,对于报批报备产品的利润测试与实际偏离度大,甚至以此进行不正当竞争的,监管部门可依法责令财险公司调整商业车险费率。对于费率实际执行情况与报批报备水平偏差较大、手续费比例超过报批报备上限等行为,监管部门可依法责令财险公司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明表示,停止使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意味着险企可能暂时不能经营商业车险业务,而只能经营交强险业务。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对车险费用的监管进一步升级。

业内专家表示,监管部门加强前中后端监管,可以全方位引导车险市场形成合理化、市场化的费率机制,也可以防范财险公司因承保亏损发生风险。

监管不断升级 引导险企稳健经营

作为我国财险业第一大险种,车险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是财险公司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不断通过车险综合改革引导车险高质量发展,但是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等问题依旧存在。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曾下发《关于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从务必守牢合规底线、严格压实主体责任、着力做好保险保障、强化动态回溯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等五个方面对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意在引导险企更加稳健经营。在赵明看来,在监管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未来财险公司应改变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认真落实《通知》中的各项要求,优化考核机制,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改变盲目拼费用、比价格等粗放竞争模式,杜绝短期经营行为,严禁高费用冲击当地市场,以此促进商业车险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