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股份谢雨凝:自主创新造就栋梁之“材”
◎何昕怡
“自2006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实现聚醚醚酮(PEEK)的国产替代。现在,中研股份已成为国内该领域年产量最大、市场销量最大的企业。”中研股份实控人之一、董事谢雨凝日前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公司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革新、从新三板到科创板,一路创新蝶变的心路历程。
9月20日,中研股份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谢雨凝告诉记者,这是资本市场对PEEK这一新材料的认可,更是对公司的认可。中研股份将继续聚焦主业,实现PEEK产品在航空、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的更多应用,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技术,力争从国内领先走向国际领先。
创新驱动产业破局
“2000年初,国内PEEK的市场规模还很小,只有几十吨。但我父亲谢怀杰很看好这一材料的优势,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新材料一定会非常有前途。”父亲对产业前景的敏锐判断,让谢雨凝至今记忆犹新。
据了解,PEEK属于特种工程塑料,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和电绝缘材料,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药品腐蚀等性能,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机械化工、航天军工、医疗器械等领域。
“我父亲立志要将PEEK实现国产化,让中国人生产的PEEK材料能够应用到各个领域,助力我国科技发展。”谢雨凝回忆道,中研股份起步阶段颇为艰辛,大到反应釜的设计,小到放料阀门的结构,中研股份都需要进行自主研发。
“每一次实验成本都很高,每釜实验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有时反应控制不好,整套设备都要报废。公司每天都有极高的费用支出。如果没有我父亲的坚持,可能中研股份也会成为众多PEEK研发终止的企业之一。”谢雨凝言语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敬意。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付出和坚持,中研股份在PEEK合成、提纯、复合增强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保证了公司PEEK业务在关键原料选择、关键过程控制、关键设备设计、关键工艺优化、关键指标监测的全流程、全国产化,填补了我国PEEK产业空白。
凭借着突出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中研股份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制定了PEEK首套国家标准,即《塑料聚醚醚酮(PEEK)树脂》,并已于2023年5月1日起实施。
从跟随者到挑战者
“材料之于科技发展,好比食材之于佳肴。没有好食材,是无法获得美味佳肴;没有好材料,也就没有好产品。”谢雨凝生动地向记者阐述了PEEK的重要地位。
继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德国赢创之后,中研股份已成为全球第4家PEEK年产能达到千吨级的企业,是继英国威格斯后全球第2家能够使用5000L反应釜进行PEEK聚合生产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PEEK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谢雨凝告诉记者,公司的5000L反应釜完全是自主设计和研发的。2021年,中研股份PEEK销量约为622.74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8.07%,位列全球第四;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0.57%,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公司,在PEEK新材料领域一举打破了进口垄断的局面。
公司为实现PEEK的自主可控,进行了技术路线的自主创新、产业化技术的自主摸索、产品性能的自主优化。
“我们通过实验室开发、小试、中试,成功获得了一条合成步骤短、总产率高、设备技术条件和工艺流程合理高效、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工艺技术路线。” 谢雨凝说,公司突破的是产业化生产技术的自主研发,通过自主摸索,掌握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5000L反应釜的合成、提纯和设备设计的技术。
“我们的产品性能在熔指和黏度平衡、结晶、热稳定、批次稳定等方面都优于绝大多数国际企业。公司以原有的合成技术为基础,逐步开发了高纯度PEEK、复合增强PEEK、PEEK细粉产品,研发不同分子量的PEEK树脂,产品线得到不断拓展。”谢雨凝说。
新材料打开新空间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基石之一。
目前,中研股份已形成包括“两大类、三大牌号、六大系列”共52个规格牌号的PEEK产品体系。谢雨凝表示,此次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5000吨PEEK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厂房二期项目、上海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创新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等,这些都是聚焦主业用来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中研股份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在保障产品技术持续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应用领域以及市场占有率,并在医疗、新能源汽车和航空航天方向持续发力。”
谢雨凝也具备前瞻性的国际化视野。她直言,公司计划采用“三步走”模式:第一步,通过跨国企业的市场开发,进而逐步将产品应用到更多的国际市场;第二步,在海外建立办事处以及仓储基地,为海外客户更快提供产品以及更全面的服务;第三步,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基于海外需求开发产品。
谢雨凝表示,中研股份将专注技术创新,做精做强主业,努力推动公司从国内走向国际,逐步实现航空、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医疗等更多领域的市场开拓,为中国新材料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