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兴新材:执精细化工之笔,绘产业报国之梦
◎记者 刘礼文
江苏省宜兴市湖㳇镇,位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交界,因“太湖第一源”而得名。在这个宜居的江南小镇,不仅有着著名的“竹海”“茶洲”,还孕育出一个隐形冠军——恒兴新材。
上市前,恒兴新材在公众视野中不算知名,但“手握”多个行业标杆产品——其主导产品3-戊酮,2022年在国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名列第一;作为甲基异丙基酮生产商,公司曾赢得国际化工巨头巴斯夫的认可。
徜徉在多达10万余种品类的精细化工世界里,恒兴新材从一家普通民营小企业,用前沿的化学工艺,把一个个生涩的化学品名词串“珠”成线,逐步长成一家活力满满的“专精特新”企业。
“恒兴新材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一定要总结的话,那就是全体职工的爱厂精神、生产管理人员的实干精神、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恒兴新材总经理王恒秀表示,恒兴新材将厚植人文底色,把核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本次上市为起点,书写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答卷。
产品:以“一体化”实现最大化
恒兴新材的成长,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循迹溯源,恒兴新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始终沿着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方向,以绿色化、高端化、差异化、系列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应用版图。
把时间拨回到2001年,从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王恒秀,决定加入初创不久的宜兴市中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恒兴新材前身)。“当时,只因在这里可以发挥专业所长,就‘自投罗网’地来了。”王恒秀言语间透露着山东人的耿直、豪爽。
多品种和系列化,是衡量精细化工企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品种多、更新快”这一特点,要求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的技术开发;“产量小、间歇式生产多”这一劣势,又促使其在生产工艺上不断研发改进。在王恒秀看来,二者的结合,为恒兴新材20多年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源动力。
“我们是国内最早把有机酮、有机酯和有机酸进行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的企业。”据王恒秀解释,在精细化学品行业的产业链上,部分企业可做到某一个或几个产品处于国内第一或世界领先,但很少出现全行业龙头企业。
“恒兴新材可生产和处于研发中的精细化学品有100多个品种,基本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王恒秀介绍称,目前,绿色农药中间体、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环保涂料、“替代抗生素”的绿色饲料添加剂、高档环保溶剂是公司的主要产品。
说起恒兴新材产品的市场优势,王恒秀如数家珍:主导产品3-戊酮,是绿色农药和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的主要原料之一,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国内最早生产丙酸酯类的企业,其生产的丙酸丙酯和丙酸乙酯等羧酸酯类产品已应用于数码领域,并将推广至动力电池领域;产自公司的正丁酸、正戊酸产品,纯度之高能与伊士曼等跨国公司抗衡媲美……
文化:三大关键词凝聚“精气神”
问及恒兴新材的企业文化时,王恒秀脱口而出六个字:爱厂、实干、创新。
“一路走来,公司之所以能在技术、产品上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所有职工都具有爱厂精神。”王恒秀顿了顿,提高语调后继续说:“爱厂精神不是虚的,它是很实在的。”
王恒秀提到一个细节:有一次,在山东济宁的生产基地,一名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对他说,恒兴新材的企业文化肯定做得好。王恒秀至今记忆犹新,这名工作人员给出的判断理由是:“很简单,我侄女在你们公司上班,每天下班回家后,嘴上总是离不开恒兴,动不动就说‘我们恒兴怎么着’。由此可见,她在公司感受到了归属感。只有企业做得好,职工才会有归属感。”
在王恒秀看来,正是这种爱厂精神,奠定了员工的实干精神。
“在公司内部,我们倡导管理人员带头进入车间生产一线,这个传统从创业阶段起,一直保持至今。”王恒秀回忆称,“记得有一次,客户着急要货,由于部分员工已经下班,公司创始人老张总亲自上阵推桶装车。”
企业能走多远,关键还要看创新。“恒兴一路走来,还得靠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身为一名技术型管理者,王恒秀日常非常重视研发人员的产品开发思路。他认为,了解市场需求,才能把准研发的“脉”。只有研发创新方向找对了,产品才能具有市场竞争力。
产品得率、产品纯度、连续化生产等指标,是衡量一家精细化工品生产企业技术壁垒的重要参数。“我们拥有国内首套脱羧法有机酮生产装置,通过采用酸酸合成法,公司有机酮合成反应产物中目标总酮的含量可达到95%以上,产品纯度大于99.5%,部分产品纯度大于99.8%,产品品质国内领先。”王恒秀说。
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主动创新,恒兴新材目前已拥有60余种有机酮、有机酯、有机酸类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
人才:敞开合作大门招贤引智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恒兴新材用20余年的探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牵手著名高校,自主创建研发基地,搭建高层次人才梯队。
王恒秀在公司有多重身份,既当总工程师,又当研发实验室主任。“这些年,我们先后创办了企业研发中心、宜兴市工业催化重点实验室、无锡市绿色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工程中心,以实现‘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
作为提高实验室研发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恒兴新材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开展合作,将高校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提升恒兴新材的核心竞争能力。
“恒兴新材不见得是国内研发投入资金最多的企业,但一定是研发团队建设最好的企业之一,衡量指标之一是核心研发团队相对稳定。”王恒秀说。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42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8%。
引才、育才,还要留得住人才。“我们的秘诀是,在好风景里布局新经济,把项目放到各个省份最宜居的城市当中去。”王恒秀笑称,目前,公司在江苏宜兴、江苏连云港、山东济宁、宁夏吴忠建有四个生产基地,均是兼具生态美和人文美的城市。
在王恒秀看来,过去二三十年,恒兴新材坚持低碳、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特色的“造血式”产业振兴之路;同时践行“家文化”,关怀员工、提高员工收入、增加员工福利。“本次上市后,我们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走好产业报国之路,履行好上市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