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市场  查看版面PDF

徽商银行:金融助力“沉下去” 乡村振兴“活起来”

2023-1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面对“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发展愿景,面对逐渐显现的长期化、大额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趋势,如何盘活乡村“沉睡资产”?如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如何振兴产业让乡村振兴“活起来”?

这些,都是徽商银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唤醒乡村“沉睡资产”

黄山市拥有310个中国传统村落、492个省级传统村落、4072处历史建筑,徽州古村落是展示徽文化的精致窗口,却也是乡村的“沉睡资产”。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背景下,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激活乡村“沉睡资产”,无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黄山市徽州区探索实施的“村落徽州”项目,让资源变资本、村落成产品创新运营,盘“活”了美丽乡村。

徽商银行是“村落徽州”项目中提供专项支持的金融机构之一。据了解,徽商银行探索了“传统村落+文化”模式,以5.5亿元项目授信支持了黄山市“村落徽州(二期)”,现已投放贷款2.35亿元。“村落徽州保护和利用(二期)”项目涉及徽州区5个村落:灵山村、容溪村、琶村、东山村和西溪南村,主要从村集体、合作社等主体手中流转闲置或低效林地、集体建设用地,集中开发茶园、特色农产品种植园、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以及民宿等内容。截至9月末,全区累计接待游客58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05.23%;旅游收入45.87亿元,同比增长104.32%。

对徽商银行而言,通过整合资源、重构“美丽乡村”新价值,盘活资产、探索“美丽经济”新路径,创新机制、打造“共同富裕”新模式的方式推动乡村文化赋能,支持壮大乡村文旅产业。

目前,徽商银行已为13个乡村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提供授信支持25.55亿元,发放贷款16.93亿元,覆盖了黄山、安庆、宣城、铜陵、宿州、阜阳、马鞍山等地,涵盖了村落保护利用、乡村文旅小镇、特色民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多类业态。

同时,徽商银行助力乡村生态提质。截至9月末,在供水、公交、智慧停车等乡村基础设施领域,徽商银行支持项目42个,发放贷款68.69亿元,贷款余额64.80亿元,较年初新增26亿元;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污染面源整治等绿色乡村工程领域,为省内10个县11个乡村绿色发展项目审批授信56亿元,投放46亿元。

因地制宜盘活乡村资源

自2018年起,徽商银行将支持乡村振兴提高到全行经营战略的高度,成立徽商银行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部署、高位推进,如今已成为省内支持乡村振兴的主流银行之一。

截至9月末,徽商银行在安徽省内投放涉农贷款余额2077.02亿元,增长428.64亿元,增速26%,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农户贷款余额254亿元,惠及农户10万余户。近三年,徽商银行涉农贷款年均增长300亿元以上、增幅20%以上,支农成效显著。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完善功能服务配套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品味。为此,围绕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徽商银行依托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一批“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兴村富民产业,让农民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的金融服务模式,已成为徽商银行支持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金融方案。

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的金杨村,也是受益乡村之一。金杨村位于河图镇东北部,距红二十八军重要会议旧址、驼尖旅游生态度假区、明堂山旅游景区、天峡旅游景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程30分钟以内。

然而,纵观整个旅游线路上,均无规模化民宿群。现存的民宿和农家乐小而散,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齐全,无法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效应。

根据调查,金杨村庄中段保留集聚了一批60至70年代房屋,闲置房屋80间,具有一定的历史风貌和当地文化特色与底蕴,是建成特色化、综合化、规模化民宿基地的良好标的,建成后有望成为岳西县乡村振兴样板项目。于是,徽商银行为该项目提供贷款1.25亿元,用于项目具体建设,包括乡村MALL综合体18000㎡、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等。

在徽商银行支持下,金杨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已成为当地及周边有名的精品民宿。

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徽商银行扎实做好驻村帮扶。截至9月末,徽商银行派驻帮扶工作队5支、专干31人,指定对口联系人20人,定点帮扶1个县和32个帮扶村。

全面提升助力乡村振兴能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各地农村区域资源禀赋及优势产业均有所差异。商业银行深耕地方经济,熟悉地方环境及产业分布,能够紧密围绕各区域的农业发展规划,深入涉足农村市场,做好区域内优势农业产业的布局,支持乡村产业增效。

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徽商银行围绕谷物种植、豆类种植、豆面制品制造、粮油批发等18个粮食生产重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贷款余额38.12亿元,较年初增长6.12亿元。

积极探索以企带农。徽商银行与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公司+基地+农户+规模化生产+专业化运营+金融支持”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以企带农,以农促企,已为阜阳草莓园、六安金寨毛竹、黄山浪漫乡村、岳西特色民宿、铜陵东篱园生态农业、界首市绿博园林、马鞍山长三角蔬菜种植基地、宣城山核桃产业等87个产业振兴项目审批授信121.17亿元,投放贷款81.8亿元。

持续深化科技赋能。徽商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技术流、资金流、货物流评价体系,推出信e贷、科技e贷、农e贷、“乡兴易贷·种业贷”四款拳头产品,精准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服务型企业、农业科创企业、生猪养殖企业和种业企业。与安徽省农担合作推出的“农e贷”,全程线上办理,见批即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截至9月末,该行线上信用类涉农贷款余额达69.33亿元,线上担保类涉农贷款余额达23.74亿元。

支持壮大新农主体。针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农主体特点,徽商银行推出了“金谷粮农贷”“党建引领信易贷”特色贷款产品,增加首贷、信用贷。截至9月末,该行新农主体贷款余额达53.78亿元,较年初增长8.06亿元。

发展涉农供应链金融。徽商银行推出线上办理的“供应链e贷”等涉农供应链金融产品,拓宽农业产业链企业支持渠道,累计服务282户农业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投放供应链融资10.85亿元。

为了提升乡村振兴的实力,徽商银行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围绕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自然人三类涉农客群,推出了“农e贷”“金谷粮农贷”“兴牛贷”等43款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全面覆盖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个人三类客群。

同时,根据不同县区乡村产业差异化发展特点,该行不断创新分行层面的信贷产品,相继推出“春茶贷”“农机贷”“果蔬贷”“民宿贷”“种粮贷”“毛竹贷”等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了农业产业金融需求。截至9月末,徽商银行先后发放春茶贷49笔1745万元、农机贷11笔169万元、种粮贷42笔2242万元、养殖贷36笔1406万元、果蔬贷12笔620万元。(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