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基金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11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公募竞逐ETF

2023-11-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郭晨凯 制图

□ ETF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主力军。据Choice估算,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来,ETF净申购额超过4000亿元。存量ETF“吸金”的同时,ETF新品密集“上架”,持续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 ETF市场火爆的背后,则是愈发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角逐中,部分头部公募主动降费

□ ETF作为风格清晰透明的普惠金融工具,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未来将在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

◎记者 陆海晴

今年以来,指数化投资趋势正加速形成。2004年12月,国内首只ETF诞生,历时约16年,2020年,ETF规模终于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如今仅用了三年时间,最新数据显示,ETF规模突破2万亿元。

面对ETF这块大蛋糕,诸多基金公司“虎视眈眈”。一方面,基金公司争相布局新品,以期抢占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头部公募率先掀起费率战,主打低成本模式。

虽然ETF市场竞争渐成红海,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和海外市场相比,我国ETF市场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风起潮涌 ETF市场火爆

今年以来,ETF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主力军。据Choice估算,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来,ETF净申购额超过4000亿元。伴随资金持续涌入,市场上涌现越来越多的“巨无霸”产品。例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突破千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规模超过900亿元,华夏上证50ETF规模亦在600亿元以上。

在存量ETF“吸金”的同时,ETF新品密集“上架”,持续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具体来看,今年以来,首批中证2000ETF、上证科创板100ETF、上证科创板成长ETF、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等相继问世。

在新基金发行“遇冷”的当下,ETF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一抹亮色,多只ETF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例如,首批4只上证科创板100 ETF发行总规模接近70亿元,第二批3只上证科创板100ETF发行规模也超过50亿元。

此外,当前ETF“上新速度”也明显加快。11月8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15日发布深证主板50指数、创业板中盘200指数和创业板小盘300指数。11月10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银华基金等四家头部公募集体上报创业板中盘200ETF。11月27日,上述四只首批创业板中盘200ETF即获批。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抓紧筹备发行工作。

ETF已成为投资者的重要配置工具。易方达基金联席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晓艳表示,近年来,ETF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产品数量和投资者群体迅速增加,目前市场上已有800多只ETF产品,合并计算持有人数量也从2018年末的180多万户增加到了1600多万户。

ETF市场缘何如此火爆?“ETF能成为市场热点绝非偶然现象,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国内ETF市场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产品形态、投资者结构以及投资理念的变化。近年来,主动权益类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概率降低,意味着选出优秀基金的难度越来越大。而ETF被动追踪指数投资的产品特性则有望缓解这一问题,这也成为其越来越受关注的原因之一。”银华基金表示,ETF标的持续扩容,丰富了投资者的投资及资产配置选择。

各家公募开足马力

ETF市场火爆的背后,则是愈发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宽基领域,当有新的指数发布,常常是众多基金公司蜂拥而上。

例如,8月11日,中证2000指数正式发布。同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申报了中证2000ETF。

在激烈的角逐中,部分头部公募主动降费。例如,11月25日,易方达基金公告称,自11月27日起,易方达上证科创板100ETF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5%调低至0.15%,托管费年费率由0.1%调低至0.05%。

事实上,下半年以来,易方达基金已多次宣布降低旗下部分ETF的费率,此前更是引起多家头部基金公司跟进。

例如,9月5日,易方达基金公告称,自当日起,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均由0.5%调低至0.4%,托管费年费率均由0.1%调低至0.08%。此后,工银瑞信基金、华安基金也陆续加入降费阵营。

在业内人士看来,头部基金公司本身在ETF领域拥有较大的优势,此番主动出击降低费率,在减少投资者成本的同时,也使得ETF市场更加硝烟弥漫。

为了加快ETF业务的发展,无论是大型基金公司,还是中小型基金公司都在积极地招兵买马。

易方达基金官网显示,目前公司正在招聘若干指数研究员,工作内容包括:研究境内外市场指数产品创新发展趋势、指数编制方案和产品设计;参与指数产品、行业比较和策略研究工作,挖掘和评估投资机会,推进新策略落地;协助投资人员管理指数产品,包括日常基金产品运作支持等;参与指数基金推广及投资者路演交流等。

此外,某招聘网站显示,西部利得基金也正在招聘ETF基金经理及基金经理助理,从职位描述来看,包括ETF营销及渠道运营、日常投资运作、指数研究等工作。

机遇与挑战并存

站在2万亿元新起点上的ETF市场,后续发展空间还有多大?近期贝莱德发布的全球ETF市场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美国、欧洲、亚太市场权益类ETF的规模分别为5.6万亿美元、1.1万亿美元、0.9万亿美元,股票市场总市值分别为44.3万亿美元、12.9万亿美元、21.1万亿美元,权益类ETF占股票市场总市值的比例分别达到13%、9%、4%。

市场人士表示,权益类ETF的发展主要缘于宽基ETF推动,随着市场生态的不断完善,我国ETF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对比境外市场,当前境内权益类ETF规模1.67万亿元,股票市场总市值近80万亿元,境内权益类ETF规模占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仅为2%,我国ETF市场特别是宽基ETF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机构与交易业务委员会总裁罗东原看来,ETF作为风格清晰透明的普惠金融工具,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来看,未来将在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也是证券和基金行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资管行业尚未真正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体系,投资者对ETF产品的功能作用可能理解还不足,部分投资者将ETF当作短期投机工具,投资体验不佳。”刘晓艳直言。

在刘晓艳看来,“投顾+ETF”的业务模式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投资顾问利用ETF作为底层工具,可在全面、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适配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并且持续跟踪、适时调整、及时答疑、长期陪伴,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认知、优化投资行为、改善投资体验。

展望ETF市场的未来发展,《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3年6月)》提出:第一,持续推出用于产品开发的指数,构建更具投资价值的指数体系;第二,补足宽基指数序列,构建差异化的宽基ETF竞争格局;第三,鼓励ETF多元化发展,丰富大类资产配置工具;第四,捕捉全球投资机遇,拓展互联互通渠道;第五,丰富ETF期权品种,提供风险管理与策略优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