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版 债券  查看版面PDF

兴银理财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蒲延杰:优异的投资业绩会体现在产品规模上

2023-12-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蒲延杰

◎记者 张欣然

2023年的市场环境给各路投资机构都带来了挑战,尤其是风格保守的银行理财。

在这种环境下,兴银理财权益类产品整体跑赢市场,表现出较好的超额收益,其投资逻辑和产品管理策略为市场提供了一种参考。就此,兴银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蒲延杰日前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

作为一名前基金经理,蒲延杰有10多年的权益市场投资经验。他预计,明年A股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兴银理财将通过采取各类结构性策略,如动量策略、反转策略、产业趋势策略、区域策略等,形成丰富多元的策略体系,基于各类市场环境适时推出相适应的产品。

灵活调控权益仓位

今年整个市场波动起伏,银行理财对权益投资总体较保守。但在这种情况下,兴银理财权益部的绝大多数产品都实现了绝对收益。蒲延杰介绍,其产品获得显著超额收益主要缘于其团队对于权益仓位的有效调控。

三季度以来,随着资金面的收紧,债券市场持续调整,兴银理财权益投资团队有效规避了风险。“在固定收益投资上,基于对今年三季度债券类资产性价比不高的判断,我们超配成本法固收类资产和优先股资产,有效规避了三季度以来债券市场波动的风险,确保净值平稳。”蒲延杰说。

在权益投资上,蒲延杰采用三段式投资策略:一部分资金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资源股,一部分资金配置超跌的医药股,最后一部分配置产业变革带来的AI成长机会。

“面对权益类资产的下跌形势,操作上除了精选优质个股和基金外,我们还通过控制仓位、积极的止盈止损操作有效地控制了回撤幅度。”蒲延杰说。

优异的投资业绩会体现在产品规模上

近三年,市场轮动节奏加快,给投资经理带来不小的挑战。如何权衡规模诉求和业绩压力之间的关系?蒲延杰表示,投资经理稳定优异的投资业绩,会在中期维度体现在产品规模上,要在淡化规模的基础上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据蒲延杰介绍,兴银理财在权益投资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业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兴银理财认为理财规模受到宏观环境、渠道能力、客户当期风险偏好等众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过度强调规模权重因子的考核,无益于提升投资经理做好投资的积极性。

“业绩上,我们针对不同的产品系列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绝对收益产品,我们以达到业绩基准下限和中枢为主要投资目标,不轻易追高;相对收益产品,我们以跑赢业绩基准为主要投资目标,辅以准确的同业对标,并加大择时运用,努力控制回撤。”蒲延杰说。

不过,淡化规模目标不意味着不要规模。蒲延杰认为,实现规模大幅增长的前提是资产投向的多元化,这其中包括资产、策略和业务的多元化。

2024年A股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关于2024年的资产配置,蒲延杰认为,AI和红利策略仍有投资机会。

蒲延杰认为,2024年,美债利率见顶叠加美国加息结束,国内库存周期启动盈利复苏,年度收益率连续为负的情况可能会改变。

“方向上,我们认为低估值类资产(红利、港股、大盘蓝筹等)和成长性板块(如科技、医药等)均有投资机会。在控制风险方面,我们在组合构建上引入结构化工具来控制系统性风险,通过构建择时体系来控制回撤。”蒲延杰说。

AI和红利策略是2023年权益市场的焦点,但其行情一波三折。蒲延杰判断,AI在2024年仍有投资机会。展望2024年,海外大模型将持续迭代,OpenAI的GPT5、谷歌的Gemini Ultra带来多模态能力提升,AI应用逐步从纯技术衍生的轻量工具产品向有具体落地场景的深度融合演变,可在视频创意、金融、日常办公等垂直应用上寻找海外映射带来的投资机会,在计算机、传媒行业中精选个股。

“国内产业生态中,我们关注以华为为代表的算力国产化突破,以及当前具备较强估值性价比的算力公司。”蒲延杰说。

蒲延杰认为,红利股标的盈利稳定、低估值、高分红的特性仍具有稀缺性。“在标的选择上,我们在上述特性的基础上更偏好具有战略重要性、经营治理改善等特征的相关标的。”蒲延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