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揭开面纱 市场期待长期资金入市试点常态化
◎记者 韩宋辉
保险资金设立的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近日揭开神秘面纱。新华保险近日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对其与中国人寿联合设立的500亿元私募基金公司相关议案进行了审议,该基金运作方式和具体投向也随之浮出水面。
多位险资权益投资负责人2月28日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不在险资可投资品种范围内,该基金是作为探索险资长期入市试点特批设立的,是险资发起设立的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具有特殊目的和特殊意义。以私募基金的方式投资股票,预计该基金的操作方式和相关配套政策都更为灵活,更能适应险资长期入市的要求。
关注大市值、流动性好、市场影响力较高的优质上市公司
2023年11月2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公告表示,其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基金规模500亿元。
据新华保险披露,双方原则上在基金设立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全部实缴出资 (经基金管理人投资决策委员会决策可以调整)。也就是说,若实缴出资计划不调整,该基金将在今年内完成实缴出资。
最令市场关注的是,新华保险在股东大会上披露了这只基金的投资范围。具体包括:上市公司股票,投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连续竞价、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A 股)/配售(港股)、配股(A 股)/供股(港股)、与单一或组合交易对手间的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可转债优先配售、转融通证券出借等;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类投资品种。
新华保险还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在股票市场进行投资时,该基金将选择具有较大市值、流动性好及市场影响力较高的优质上市公司。中国人寿此前表示,该基金拟投资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建立险资长期入市常态化机制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频繁表示推进险资长期入市。2023年初,原银保监会资金部发文提到,稳步推进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2023年8月,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在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中表示,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正在加快落地。在这一背景下,前述500亿元私募大基金的设立,被业内看作是险资长期入市试点的一次探索。
一位险资权益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只基金从发起设立到业内预期的配套政策,都有一些特殊性。一方面,保险资金以前是不能投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这是监管部门首次开闸;另一方面,业内预计该基金会获得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在偿付能力计量、资产穿透、权益投资考核等方面可能会有政策支持。”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望解决险资长期入市的痛点问题。多位险资权益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保险资金作为一类长期资金,过去之所以难以实现长期入市,根本原因在于受到很多因素限制,涉及偿付能力消耗、内部投资考核等。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灵活性被寄予厚望。一位险企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表示,私募基金的底层设计可以更灵活一些,比如通过共同设立合伙企业的投资架构去投资股票,可以帮助险资降低一些风险。
保险资金利用效率也将大幅提升。业内人士表示,业内预期监管部门会对前述500亿元私募基金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将降低其在股票投资上的一些约束和限制,解决保险资金面临的偿付能力消耗和考核压力等困境,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提高资金收益率。
从数据来看,当前险资还有很大的入市空间。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8.16万亿元,其中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12.59%。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比例距离险资权益投资比例30%(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至45%)的上限还有很大空间,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险资都还有很大入市空间。
正是基于此,业内既呼吁也期待,对险资长期入市试点建立常态化机制。上述险企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表示,建议监管部门将险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险资长期入市的常态化试点,对资产负债能力评估等监管评级较好的企业开放试点权,让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机构都能发挥专业能力和主动意识,提升保险资金使用效率,长期支持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