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新起点 新征程 新作为
|
◎记者 常佩琦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十载光阴,京津冀协同发展夯基垒台、落子布局,古老的京畿大地升腾起踔厉奋发的新气象: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五个万亿元台阶;三地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居民收入稳步增加,获得感不断增强……
因时而动,循势而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共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图景。
交通网络跑出“新速度”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多节点、网络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
一组数据直观可见: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9400公里,较2014年增加25.3%;三省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0990公里;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京津冀路网越织越密,当初设想的美好蓝图正在成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说。
新阶段提出了新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孟宪明表示,部分轨道重点工程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速,一些配套支点工程有待进一步补充,某些枢纽接驳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线路运送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孟宪明建议,进一步发挥京津冀轨道交通密集的优势,深入挖掘运能潜力,提升整体网络效能,为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认为,京津冀交通立体网络的规模效应显著。随着路网越织越密,三地间产业加速融合,协同创新和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链由北京延伸至津冀,京津冀协同发展动能强劲。
产业协同画出“同心圆”
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十年间,京津冀重点承接平台精准定位、错位承接,众多产业项目在地理位置的变迁中重塑生产力。
一个个亮眼的数据组成了三地产业协同“同心圆”。截至2023年底,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累计为1009家北京来津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河北集中打造“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积极吸引京津产业转移,2014年以来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中北京占比近八成;2023年5月以来,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联合绘制6条产业链图谱,促进构建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新体系……
新起点,新征程。未来如何下好三地产业“一盘棋”?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工商联主席娄杰建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协同发展动力活力。建立适应京津冀协同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消除行政分割与障碍,破除市场藩篱、打通循环堵点,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形成合理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统筹规划区域内产业政策。
娄杰认为,还应注重科技创新协同,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借助京津人才优势,聚拢一批适应区域产业协作和协同发展的高精尖人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智力驱动力。充分发挥三地高校产学研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基础,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协同机制,努力扶持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三地应坚持共建共管共享理念,深化对接协同机制,加强工作联动配合,推动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促进三地营商环境协同优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燕瑛建议,京津冀进一步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紧抓三地自贸试验区、口岸、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等外向窗口发展机遇,吸引国内外高端要素集聚,逐渐形成区域经济新增长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探索“一地创新、三地互认”制度,不断推进三地对外开放协同新路径。
在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英华看来,要进一步明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分工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理顺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未来之城展现新活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雄安新区正拔节生长。清新明亮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拉开、雏形显现。目前,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开工,启动区“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具备通车条件,中央绿谷及东部溪谷实现水系贯通,雄商高铁、雄忻高铁、京雄快线等重大工程全面推进。
雄安新区,其贵在“新”。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永强表示,河北省将持续推动打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广泛动员各科创团队参赛,深度挖掘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的未来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让更多优秀成果通过大赛进入雄安,将雄安打造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疏解配套政策,优化体制机制,广泛吸引、聚集国内外力量和资本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努力创造“雄安质量”,把高标准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现实画卷。
京津双城为雄安新区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北京与雄安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深化“三校一院”办学办医合作,共同建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天津则表示,做强天津港集团雄安服务中心,深化津雄职业教育发展联盟建设。
奋楫扬帆启新航,凝心聚力谱华章。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历史性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合力、久久为功。
立足十周年新起点,京津冀三地同心协力,正描绘着一幅更加雄伟壮丽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