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陈小平:高质量发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
|
◎操子怡
3月31日,在第十二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之资产管理中心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论坛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教授,智能投研技术联盟高级技术顾问,广东省科学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陈小平认为,工业革命以来行之有效的高增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智能革命将以新的方式加速终结高增量发展模式。
陈小平说,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某些领域中机器的体力功能超过人类,但多数机器仍然依靠人类智力进行操纵。在工业革命阶段,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增量闭环,生产力的提升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增长、消费增长,并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提升。当前的发展瓶颈在于,全球范围内这种高增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在他看来,智能革命的特征是,某些领域中机器的体力和智力功能都将超过人类,多数情况下智能机器无需人类操纵,“智能革命会加速终结高增量发展模式,高质量发展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
智能革命将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陈小平举例称,人们通常把公司估值超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称为独角兽企业,但在智能革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对生产效率的全方位提升,这一标准将会提升到“巨角兽”企业,即公司员工人均盈利超10亿美元的企业。“巨角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一个国家的所有企业都变成巨角兽,那么30万亿美元的GDP就可以由不到3万人的巨角兽企业完成。”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缺乏信心。但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家是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失去信心。从某种层面来看,这对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认识到传统模式难以持续,才能下决心探索新的模式。”陈小平说。
陈小平认为,在智能革命阶段,有两个方向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即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IT等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中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我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基本盘。”
其次是智慧农业和现代农业。过去在中国从事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人非常少,因为中国的地貌特征导致土地不适合机械化。但是,到2022年中国完成了高标准农田10亿亩的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基础上,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等技术,进行大规模智慧农业建设,进而带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我的判断是,时间窗口期只有10到15年,未来智慧农业会成为全球最大的专项AI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