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转978版)
公司代码:605266 公司简称:健之佳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2023年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203,661,794.59元为基数,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20,366,179.46元; 拟以公司总股本128,848,882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2.8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65,570,813.37元(含税)。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
■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带来行业发展机遇
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国家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根本方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等目标将努力达成。在此上期趋势下,民众在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需求、消费结构等方面变化巨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高质量健康生活品质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医药健康领域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强烈,需要深化改革、高质量解决。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及分级诊疗、医保个账改革以及门诊统筹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药分业的重大政策方向逐步清晰,将重塑院外销售模式以及药企、渠道和患者的三方互动方式,药品市场终端渠道结构深刻变化,促进、倒逼药品流通行业持续改革、发展。
202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6.82%,距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和提升空间。零售药店作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前沿阵地,将从医药供应链的小终端向大众医药及健康消费服务的大终端转化,成为推进大健康服务升级的主力军。消费者线上购药习惯的养成,线上购药医保结算试点、网售处方药政策持续规范,医药零售线上与线下全渠道专业化服务的趋势形成。
(二)市场扩容、行业集中度和连锁化率仍有待提升
2021年10月,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 65%以上;培育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目标,为医药零售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根据药监局数据,截止2022年底,全国药店总数为62.33万家,连锁率57.76%,较2021年上升0.54%,与十四五规划差距12.24%;药品零售百强企业销售额2,184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60%,同比提高0.9%,与十四五规划差距28.50%;行业领先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距营业收入500亿元差距仍大,有较大提升空间。
与美国药店连锁化率 71.1%相比,我国连锁化率较低,且不同地区的药店连锁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与2021 年美国、日本前三大药房在连锁店中87%、30%的市占率相比,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地域化特点,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的行业集中度难以达到美国水平,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顾客持续提升的需求和差异化服务的期许
2021年人口拐点提前到来,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且受过系统教育、健康意识强,收入和财富稳定的代际逐步成为慢病和健康消费的主力;城镇化率66.16%较2022年提升0.94%;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导致养老、医保资金筹措压力增加、慢性病治疗需求强烈,医药健康服务行业长期需求明确。顾客健康保健意识提升、个人健康主体责任时代开启,消费人群、场景、地域全方位拓展,健康消费更趋于主动,健康管理的需求由治疗向预防延伸,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顾客“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的理性消费趋势明确。
公司以顾客需求为核心,长期专注于差异化定位的药品零售、便利零售行业,以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尚不平衡、不充分的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和差距。
依托社区专业药房、便利店为核心的社区服务网络,公司建立起以会员为核心的全渠道、专业化服务平台。公司围绕目标顾客对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追求,为中老年以及年青客群提供严肃医疗之外慢病和常见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类产品,公司以差异化的商品结构、专业服务持续提升竞争力,形成可信赖的药品零售品牌。
公司门店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县级市场渗透,区域覆盖西南、华北6个省市,形成由区域走向全国的格局。
主要经营模式: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零售业务的综合毛利,包括两个方面:
②通过商品的进销差价获得盈利,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②为供应商提供市场推广、商品促销、仓储配送等商业服务和技术支持获得的服务收入,是公司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为目标顾客提供亲切、专业、稳重和值得信赖的专业化、全渠道、差异化服务,持续满足顾客需求,公司主要通过开展如下核心工作、构建核心支柱来实现:
1、 连锁门店及服务网络建设
公司坚持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下渗透”的扩张策略,门店主要分布于县级以上城市。
(1)店型设计
“健康+专业+便利”的健之佳药店;“品质+时尚+快捷”的之佳便利店。
(2)门店扩张及更完善的连锁零售网络建设
自建+并购持续拓展门店。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自建发展为主,积累了成熟的门店拓展经验和选址数据,持续完善选址模型,辅助拓展人员高效、准确完成门店拓展。
公司通过2018年至今上千家收购门店,特别是唐人医药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不断系统、深入地总结、完善连锁门店收购、整合体系及工作流程,防范风险、提升效能。收购后,公司快速协调内、外部资源,从营运管理、商品配置、全渠道运营、人员管理、专业培训、系统支持、薪酬激励等方面对标集团、迅速整合,实现收购项目的一体化管理。
针对具有较好品牌基础、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河北,布局相对薄弱的川渝桂辽,除自建外,公司积极筛选并购标的。报告期重庆、河北、辽宁地区收购项目得以落地。
在区域发展上,公司将云南、河北两个利润中心作为支撑持续扩张的盈利基石,在持续深耕拓展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重庆、辽宁快速提升规模,建设新的利润中心;广西、四川持续加密布点,稳妥快速跟进发展。
在区域发展上,公司将云南、河北区域作为支撑持续扩张的盈利基石,在持续深耕拓展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重庆、辽宁规模快速增长,建设新的利润中心;广西、四川持续加密布点,稳妥快速跟进发展。
公司成熟门店业绩稳步增长,新店逐步成熟并陆续贡献业绩的模型平稳,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全渠道运营、人才梯队培养等核心竞争力在各市场有效复制,盈利模式和复制能力持续强化。
2、商品品类规划及为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
(1)以品类管理为核心驱动,营采一体化的品类规划和营销体系
学习借鉴商超便利零售同行成熟经验,以采购为引擎,营销和营运为两翼,与工业企业共同规划打造GB商品品类船长,挖掘和塑造高品质PB商品提升毛利率,以品类管理为核心规划的商品“拉力”与执业药师、店长、店员的专业化“推力”相结合,可持续、高效能驱动销售增长。
(2)多元化、高品质的商品结构、品类规划及专业服务
公司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巩固、发展重点品类,同时提升潜力品类销售规模。借医药改革推行、院外药品零售渠道价值凸显的机遇,推进国谈、集采商品及同名非中标品种的引进,为消费者提供更齐全的处方药品种。细化组织管理,加强非药品类、自有品牌品类的长期规划和差异化营销,形成商品竞争优势。本着服务一线门店和顾客的宗旨,与营运、营销打造体系化协同机制,严格执行采购五大策略,并向供应商挖掘服务价值。
3、紧贴顾客需求的服务体系
(1)通过高标准的规范服务标准和培训,赋能执业药师、提升店员专业度,通过药学专业服务,占据会员心目中值得信赖的专业品牌形象;
(2)通过对接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规范服务门诊统筹患者,与互联网医院及第三方平台合作等方式,在合规基础上及时响应和满足远程问诊、处方流转、自有及第三方平台远程审方、执业药师药学服务等顾客需求;
(3)专科化解决方案与门店体系建设,会员服务、慢病管理及药学服务
通过执业药师、门店专业店员及公司的会员服务体系、药师专业服务体系、辅助的信息系统及延伸的医药服务能力为会员服务,针对单病种深入研发专科解决方案,建设专科化门店体系;
(4)关注顾客便利性、泛在性需求的全渠道快捷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配送平台、佳E购电子货架等基础设施触达和服务更广泛顾客,为门店服务赋能,扩大、争夺市场份额。
4、依托实体门店全渠道专业化服务模式的线上运营和探索
公司自2011年组建线上业务团队,善于学习、积极实践,在商品选择、定价策略、营销体系、运营体系、专业培训等方面针对医药行业严格监管要求下基于实体门店的全渠道线上业务特点形成完整的专业服务体系。传统第三方B2C业务,利用总仓+分仓的发货模式,延伸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效率,抢占公司空白区域市场份额。O2O 业务,通过扩展门店货架展示、扩充商品线且网订店取,以及第三方平台 30 分钟到家、24 小时送药服务,解决顾客长尾专业商品和“急懒夜私专”需求。
探索直播业务新模式,获得较好的效果和反馈。
5、密切跟进门诊统筹等政策进展,持续争取规范的处方流转渠道后续能推进。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本年度及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备注:(1)本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规定。本期,公司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至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下同。
(2)2023年,公司实施《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方式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据此公司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一每股收益》及应用指南的规定对2022年每股收益进行了重述。
报告期末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2023年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收入预期减弱,影响消费意愿和信心,医药零售市场增长乏力。个账改革、门诊统筹等医药改革政策逐步推进,但个账改革落地后,诊疗规范要求、处方流转、药店资质要求、报销额管控、政策推进力度等门诊统筹政策各省不同且尚在探索,对行业影响广泛。公司所处区域因处方来源尚未突破、外流处方少,结合个人账户改革影响顾客消费行为,门诊统筹政策的集客红利尚未呈现。处在医药零售行业新旧周期交汇阶段,公司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政策推进、市场高度不确定的外部客观环境,公司坚定药店定位、回归零售本质:更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更好用户体验,向顾客提供有温度、可信赖的专业服务;严控风险,着力提升效率、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积极应对需求不足,将经营重心调整为强化专业服务、提升全渠道营运能力;通过积极竞价、与工业企业联合加大促销和专业推广力度,交易次数良性增长弥补客单价影响。
报告期,公司自建、收购以战略性扩展实体门店网络,本期净增门店1,061家,增长率26.17%,门店规模达5,116家。通过次新店、老店内生增长夯实实体门店营运力根基,全渠道线上业务较上年同期快速增长54.58%,社会药房终端专业价值凸显,带动供应商服务收入稳步提升,共同拉动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20.84%。
积极承接院内顾客外流长期趋势带来增量业务,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合计销售额提升27.53%、结构占比提升3.95%。坚定服务顾客健康需求,中药材、保健食品、个人护理品、生活便利品销售收入增长12.38%。
全年综合毛利率35.88%较上年同期减少0.26%,综合毛利额持续增长19.97%。
2020、2021年自建的近千家门店培育成熟逐步贡献盈利,面对低迷的经济环境,公司坚决控费增效,坚决控租降租,效果逐步体现,报告期职工薪酬、租赁费、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刚性增长22.12%,低于门店26.17%的增幅,略高于20.84%的营业收入增长。在2022年疫情导致盈利高基数的基础上,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6%,股权激励目标超额达成。
公司运用长期资金快速建设的配送中心、信息系统、门店网络等长期资产待逐步发挥效益,覆盖随门店数量刚性增长的费用后,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98%,下降1.45%。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一)2023年度情况
顾客健康意识提升,“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的理性消费趋势明确;公司所处区域处方来源缺、流转少,门诊统筹政策集客红利尚未呈现,营业收入中的医保结算收入(医保个人账户为主)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由2022年的52%下降至2023年46%。公司全面调整经营思路,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专注强化营运力、商品力和专业力,提升管理和营运效率,积极竞价,与工业企业联合加大促销和专业推广力度,力争为顾客提供极致性价比的服务和产品的核心经营策略高效贯彻、执行。
1、强化现有区域市拓展;加强老店、新店、次新店层级管控,老店营收稳定增长,新店、次新店逐步成熟并持续产生业绩贡献。继续稳健推进冀辽大区整合工作,2023年10月完成对辽宁地区的全面融合。
2、强化商品品类规划,加强院内外流品种引进、资源承接,挖掘健康相关品类需求,稳定综合毛利率。
积极竞价,与工业企业联合加大促销和专业推广力度,力争为顾客提供极致性价比的服务和产品,提升交易次数,改善客单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取更多的营业收入及份额。
3、围绕顾客对服务泛在性、便利性的更高需求,营采合一、持续提升全渠道运营、服务能力;
4、控费增效,降租控租;
5、强化公司营采一体化的品类规划管理及服务为核心的营销体系,为医药工业企业在院外市场日渐重要的专业推广、商品营销持续提供专业服务,长期重视提升供应商服务效能;依托营业收入和采购规模的较快增长,争取医药工业企业更多返利及营销推广费用投入,获取资源服务顾客。
2023年1-3季度实现了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2022年12月份疫情商品销售激增带来高基数影响,公司2023年四季度营业收入恢复常态,较上年同期下降8.00%,较2021年四季度的销售收入15.68亿元增长65%,与门店增速68%大致相当。四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有效管控,期间费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综合毛利率提升0.4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8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10.72%。
(二)2021-2023年上市3年整体情况
公司高效使用募集资金、快速发展,对比2020年度(或2021年初):
1、门店布局区域由西南4省向华北延伸,覆盖6个省市。门店数由2021年初的2,130家增至2023年末的5,116家,增幅140.19%,门店数与同业领先上市公司2021年初相当;
2、营业收入由44.66亿元增至90.81亿元,增幅103.31%;
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0亿元,增幅68.70%。
门店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实现了33.92%、26.69%、19.05%的高年均复合增长率。
4、近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14.67%-16.12%的高水平:
单位:万元
■
公司在近3年达到或超额完成股东大会通过的年度预算、股权激励计划确定的净利润增长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承受费用及人力资源压力快速拓展门店,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将募集资金、留存收益、带息负债等长期资金来源,全部运用于门店网络、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等长期营运资产建设,随着门店培育成熟、并购整合完成,将逐步发挥效益。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规定。对该交易因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一所得税》等有关规定,在交易发生时分别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公司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至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具体详见下述表格:
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合并利润表
2022年1-12月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3 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整合的具体进展情况
收购后,公司针对唐人医药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水平,着重于从商品联采、全渠道、门店绩效改革、组织完善四个方面给予赋能。2022年、2023年过渡期,实现经营管理团队稳定、业务稳定、员工稳定的基础目标,收购项目平稳过渡。
2023 年 10 月公司完成辽宁省级区域的组织架构调整、系统切换、管理对标统一继 2022 年顺利完成业绩承诺目标后,唐人医药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12,032.5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1,561.97万元,较承诺业绩8,629.78 万元超2,932.19万元,业绩承诺完成率为133.98%。2022年、2023年顺利完成业绩承诺核心财务指标以及辅助风控指标。
唐人医药2023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列示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
备注:本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规定。本期,公司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至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2023年唐人医药并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测算分析如下:
■
2024 年,公司将按照原一揽子收购方案规划推进第二阶段剩余20%股权收购工作,推进河北省级区域的整合,全面完成河北、辽宁市场的统一化管理和运营。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公司持续完善线上、线下服务网络,延伸服务顾客半径,长期坚持推行“基础管理、品牌塑造、商品营销、市场推广”四大经营策略,塑造公司在规模、营运、商品、服务、专业方面的竞争力,为目标顾客提供亲切、稳重、专业和值得信赖的全渠道、差异化服务:
(一)在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建设方面
1、公司门店变动情况
报告期,公司进一步完善现有6个省市门店网络布局,自建目标超额完成,薄弱及空白市场收购策略有效实施,顺利完成年度新增门店目标,门店数达5,116家,门店规模与同业领先上市公司2021年初相当。
第一梯队:云南、河北两大利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