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5月6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98版)

2024-05-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98版)

二、公司销量考核指标主要参考行业预期增长率确定

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增长率考核目标,充分结合了行业发展周期、竞争状况及自身经营战略,具备合理性,具体分析如下:

1、行业发展周期方面,新能源产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转入稳健增长阶段。根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9万辆,同比增长31.8%。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接近1,400万辆,预计2024年达到约1,700万辆,同比增长超20%;基于现有政策和明确目标,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4,000万辆,对应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本次激励方案的考核指标中,公司以2023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为基数,2024年至2026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增长率目标分别不低于25%、35%、50%,与上述预计数据基本可比。

2、市场竞争方面,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预期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原有企业、磷化工及钛白粉企业和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等纷纷启动扩产规划,上述新增磷酸铁锂产能于2023年逐步投产,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由于行业竞争者增加,2023年磷酸铁锂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根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3年TOP5的市场占有率为64.3%,相对于2022年的70%,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并将充分发挥技术、成本、规模等竞争优势驱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3、自身经营方面,根据高工锂电数据测算,公司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约25%提升至2022年的约29%,并进一步提升至2023年的超过30%,连续四年排名行业全国第一。公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众多知名锂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正极材料为锂电池的关键核心原材料,客户黏性高。具体产品交付数量方面,公司主要客户根据其自身需求并结合双方商定交货计划滚动下达订单,通常在月末确定下个月的采购数量。

综上,过去三年,公司磷酸铁锂销售量实现情况与行业增长情况基本相符。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转入稳健增长阶段。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超20%,2023年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本次激励方案的考核指标中,公司以2023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为基数,2024年至2026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增长率目标分别不低于25%、35%、50%,与上述预计数据基本可比,具有合理性。

问题3、说明2025年至2026年“行业产能过剩将基本出清”的具体判断依据,并结合你公司过去三年业绩变动主要影响因素等,详细说明你公司形成“盈利能力将会提升”的具体判断依据,并结合你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变动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等,说明净利润考核指标的合理性。

回复:

一、说明2025年至2026年“行业产能过剩将基本出清”的具体判断依据

产能出清在经济学中指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等方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使得供给与需求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包含了供需调整、市场竞争、企业利润等多个方面。

供需调整的直观指标是产能利用率水平,也是消化过剩产能和实现市场出清的重要判断依据。根据EVTank数据,截至2023年底,磷酸铁锂产能合计达到341.7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均不足50%。同时,2023年磷酸铁锂行业普遍出现大额亏损情况,行业普遍亏损以及低产能利用率的状态难以长期维持,部分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磷酸铁锂材料企业,正面临行业出清的风险。

根据高工锂电观点,2024年行业出清将成为行业主旋律:全年开工率偏低,为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会根据节奏选择性的开工和停工;2024年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多采取以销定产的举措,压缩成品库存,大企业生产减量、小企业暂时停产的现象频出。同时,考虑行业出清需要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及低端落后产能的逐步退出,因此在2024年行业出清的基础上,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6年行业过剩产能将逐渐出清。

二、结合你公司过去三年业绩变动主要影响因素等,详细说明你公司形成“盈利能力将会提升”的具体判断依据

(一)公司2021年至2023年业绩变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1年至2023年,公司主要业绩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影响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营业收入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因此,产业政策导向、行业技术路线、下游行业景气度、公司产品性能、公司市场开拓能力及响应能力等因素是影响公司收入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通过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磷酸铁锂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对公司的营业收入产生影响。

(2)营业成本方面,公司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燃料动力和直接人工,碳酸锂、磷酸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公司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同时,公司为生产型企业,燃料动力价格、人工成本的变动也对公司整体成本的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公司可以通过规模化效应以及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制造成本、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强一体化布局,如增加磷酸铁的自供比例,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3)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公司费用管控水平良好,2021年至2023年期间费用率逐年降低。

(二)“盈利能力将会提升”的具体判断依据

公司认为,经过行业激烈竞争后,到2025年-2026年,行业过剩产能将逐渐出清,加上公司的磷矿资源布局、海外投资布局、新产品落地等举措逐步达效,有利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具体判断依据如下:

1、稳固的市场占有率有助于提升公司收入规模

2020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四年保持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2024年,公司以降本稳质、稳步提升产销规模、稳固市场占有率作为第一要务,并通过海外投资布局、新产品落地等举措逐步达效,进一步保障公司2025年和2026年行业领先的市占率水平。

海外投资布局方面,随着海外尤其是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海外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为促进公司海外业务顺利推进,就近配套客户,满足海外市场需求,强化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拟在西班牙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新产品落地方面,公司创新研发的超长循环磷酸铁锂、更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新产品,进展顺利,满足客户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持续增加客户粘性。

2、一体化发展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坚持“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发展思路,围绕主业,纵向布局产业链多个重要环节并将在2024年持续完善,为2025年和2026年盈利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①上游资源方面,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贵州裕能矿业有限公司于2023年成功竞得贵州省福泉市打石场磷矿和黄家坡磷矿,并加速推进磷矿勘查、探转采等工作进度,其中黄家坡磷矿已于2024年4月取得采矿许可证。随着采矿工作进度的推进及投产爬坡,有助于降低2025年的磷源的原材料成本。

②磷酸铁前驱体方面,公司已实现全部自供,成本可控,并在工艺稳定性和降本等方面持续优化,以适配不同基地的生产需求,为产品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③正极材料方面,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稳步推进云南基地、贵州基地等产能建设,到2023年年末,公司已有磷酸铁锂设计产能约70万吨,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凸显,经过产能爬坡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提升。

④废旧电池回收方面,公司已设立子公司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推动形成产业链闭环,强化对关键原材料的控制,也为未来迎接大规模锂离子电池退役浪潮做好技术、人才储备。

三、结合你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变动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等,说明净利润考核指标的合理性

(一)公司及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

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出货量前六名的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融通高科、万润新能和安达科技,合计市场占有率约75%,其中除融通高科外均为A股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2021年至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2022年净利润较高,主要受到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及产品供不应求因素影响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720.58万元,同行业可比公司净利润也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含税)价格从2022年1月均价约33万元/吨,持续大幅上涨至2022年11月均价约57万元/吨,在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公司的净利润包含了较大部分的库存收益;②磷酸铁锂下游终端市场保持旺盛需求,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及同行业产能利用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价格和出货量均大幅增加。

2、2023年磷酸铁锂行业普遍亏损,业绩修复需要一定过程

具体分析详见“问题1”回复说明。

(二)净利润考核指标具有合理性

如前所述,公司已对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进行修订,主要是在原方案基础上,对2025年、2026年新增了产品销量考核指标,使产品销量指标贯穿三年考核期,原定的2025年、2026年净利润考核指标继续保留,业绩考核约束力进一步提升。

2022年,公司及同行业公司净利润较高,主要受到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及产品供不应求因素影响,具有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库存收益带来的净利润提升有较大的偶然性。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由快速增长阶段,迈入了稳健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的盈利情况,不适用于稳健增长阶段,因此,公司未将2022年净利润作为净利润考核指标参考。

2023年,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出现大额亏损情形。公司虽然实现了盈利,但净利润相比2022年同期还是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行业内企业普遍亏损的状态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碳酸锂价格在合理区间企稳、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以及行业内落后产能的淘汰,行业总体业绩将得到修复,但业绩修复需要一定过程。

综上所述,公司参考自身历史净利润水平及变动情况,并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变动情况、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业绩修复需要一定过程等因素,合理审慎地设置了2025年和2026年的考核目标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20亿元。

问题4、结合上述回复情况、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实现及激励计划考核指标设置情况等,详细说明激励计划是否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回复:

一、公司激励计划考核指标的选择符合行业惯例,具有合理性

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和安达科技在上市以来推出过股权激励计划,选择的考核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产品销量、净利润等多个维度,公司本次选择产品销量和净利润作为考核指标具有合理性,符合行业惯例,具体如下:

二、激励计划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如前所述,公司已对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指标进行修订,主要是在原方案基础上,对2025年、2026年新增了产品销量考核指标,使产品销量指标贯穿三年考核期,原定的2025年、2026年净利润考核指标继续保留,业绩考核约束力进一步提升。本次激励计划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一)产品销量指标贯穿三年考核期具有合理性,销量增长率目标数值具有合理性

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向好,但面临短期阵痛。2023年磷酸铁锂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50%,并普遍出现大额亏损情况,行业总体业绩修复需要一定过程。未来几年是低端落后产能出清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秩序和行业竞争格局仍有变数,公司必须将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摆在更为突出的战略地位。选取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作为贯穿未来三年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合理性。具体分析详见“问题1”回复说明。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从爆发式增长转入稳健增长阶段。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率超20%,2023年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本次激励方案的考核指标中,公司以2023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为基数,2024年至2026年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量增长率目标分别不低于25%、35%、50%,与上述预计数据基本可比,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具有合理性。具体分析详见“问题2”回复说明。

(二)2025年、2026年净利润目标具有合理性

2023年,公司及同行业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大幅下降,且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出现大额亏损情形。公司认为2023年以来至未来几年,行业都将处于过剩落后产能出清的发展阶段,经历2023年的大额亏损之后,低端落后产能的经营压力进一步提升,面临淘汰。公司结合过往几年经营业绩变动情况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合理审慎地设置了2025年和202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考核目标为分别不低于15亿元、20亿元,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具体分析详见“问题3”回复说明。

公司本期股权激励计划业绩指标设置秉持激励与约束相匹配的原则,除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外,公司还对激励对象个人设置了严密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对激励对象的工作绩效作出较为准确、全面的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公司结合行业情况、实际经营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设置情况等,设置了本期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相关指标设置合理,具有充分的激励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问题5、你公司认为应予以说明的其他事项。

股权激励是留住、激励及吸引人才,保持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核心人员均具有多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领域从业经验,在管理、研发、技术、生产和销售方面经验丰富,对该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积极推进落实人才强企发展战略,强化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公司所属行业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竞争激烈,人力成本增加,且公司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公司规模较大,公司迫切需要通过实施股权激励优化员工薪酬,提升公司竞争力,确保团队核心骨干稳定性,吸引外部核心人才,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特此公告。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〇二四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