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答:
“产能过剩论”掩盖了哪些真相
(上接1版)
较强的竞争力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受到青睐的关键因素。比如,瑞银集团报告显示,比亚迪旗舰电动轿车“海豹”有75%的零部件为自产;从宣布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到新车正式发布,小米仅用了3年时间;作为中国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的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崛起,靠的是技术创新和高品质。新能源产业布局早,产业集群效应大,研发投入多,成本管理效率提升,物流稳定高效,再加上国内大市场的牵引作用,使得中国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分工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通过自身的拼搏,而不是靠低价倾销或产业保护形成的。”王晋斌说。
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
因何被炒作?
——实为贸易保护主义!
“当前新能源产业领域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之一,是将产能这样的市场竞争问题泛政治化,特别是滥用国家安全理由。”崔凡说。
崔凡表示,正是因为认识到新能源产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而中国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市场份额又在近年来取得了迅速提高,为了遏制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以政治干预扶持其本国产业,一些西方政客提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伪命题。
在此之前,包括日本的东芝、法国的阿尔斯通等企业在内,只要取得成功,就会遭到一些国家的打压。在零和博弈的逻辑之下,美西方提出的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其实源于自身的“焦虑过剩”。
专家认为,在新能源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背景下,西方需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遵守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与中国合作共赢,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优质产能中受益。
崔凡表示,中国既没有希望赢者通吃,也不可能搞封闭式发展。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产业需要进口大量中间产品,不可能什么都自己生产;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企业普遍希望在海外投资设厂。中国愿意通过促进双向投资和技术交流,和各国合作在当地建立和扩大新能源产业产能。摒弃“中国威胁论”,加强国际合作,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应对气候危机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