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挖掘隐藏在人体中的投资秘密——读《身体里的投资秘密》

2024-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楷昕
  《身体里的投资秘密》
  (美)约翰·R.诺夫辛格 克里·A.尚克 著
  郝延伟 王 凡 译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24年1月出版

挖掘隐藏在人体中的投资秘密

——读《身体里的投资秘密》

◎潘楷昕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带有社会和个人的心理背景,金融活动也不例外。有一则古老的华尔街格言:市场总是被“贪婪和恐惧”这两个因素紧紧驱动着。然而,人类的身体、头脑和情感如此复杂,仅用“贪婪和恐惧”来解释人们在决策中所受到的影响,显然是不够的。由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国际金融学讲席教授约翰·R.诺夫辛格和美国阿密大学商学院博士克里·A.尚克共同完成的《身体里的投资秘密》,无疑是深入探索这一主题的重要专著。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基于“生理—心理—行为”的逻辑脉络去洞察影响人们做出投资决策的行为逻辑,从而提供一个从人类生物学解释、挖掘、探寻金融行为的不同视角和不同方式。

从“天性与教养”探寻金融行为和决策

为什么有的投资者倾向于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思考,有的投资者则主要受直觉的支配?在本书中,作者从行为金融学所无法提供的视角——生物学出发,发现“天性与教养”“生理机能”“认知能力”是影响金融投资行为和决策的三个核心因素。

关于“天性与教养”,站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深入研究发现投资的偏好,大多数与天性、教养、独特阅历等紧密相关。根据一个名为“明尼苏达州双胞胎样本”数据,该数据样本由200多对双胞胎组成,这些人出生在1961年至1964年,并且一起长大。他们被要求完成一项关于个人风险偏好问题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遗传基因在63%的程度上解释了人们风险偏好的差异,剩下的37%归因于独特阅历,而成长经历没有产生作用。因此可以说,遗传基因是影响投资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成长经历以及受教育的经历会显著地影响投资行为的变化,但实际上权重并不大。

除了天性、教养、独特阅历外,性别似乎对金融决策也有着重大影响,因为在多种环境下都存在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女性承担风险的能力确实比男性小。这种风险承担的性别差异不仅存在于普通人之间,也存在于投资者之间。与男性投资者相比,在女性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明显偏低,并且女性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也明显低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在投资中倾向于承担较少的风险,也不太喜欢寻求刺激。

人的“生理机能”如何影响投资偏好

人的“生理机能”是指人体内的生物化学环境、身体素质以及身体器官的各项机能。在本书中,作者认为大脑机能,荷尔蒙、睡眠和健康等“生理机能”也会影响人们的金融决策。

生理学家已经发现,与额叶有关的决策显示出更多的理性因素,能够在股票购买和策决选择中区分有利和不利的选项。相反,研究表明,由于杏仁核在情绪和恐惧反应中的激活是一个自动过程,因此在金融决策过程中使用杏仁核的人更有可能做出非理性的决定。此外,伏隔核是调节决策风险和回报的多巴胺能通路的一部分,在买入和卖出股票以及在产生损失或收益之后,伏隔核都会很活跃。

作者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激素通过改变神经元在整个大脑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式直接影响大脑的化学构成。研究一致发现,睾酮水平与经济和金融决策中的风险承担呈正相关关系;相反,皮质醇与风险规避有关。然而,睾酮和皮质醇的水平较高似乎都与非理性的金融决策有关,如实施处置效应、频繁交易、制造市场泡沫和随后的市场崩溃。

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差会通过减少神经激活和抑制神经活跃度直接影响大脑的神经功能。具体来说,睡眠不足或缺乏高质量睡眠的人既厌恶风险又厌恶损失,人们因此做出更多非理性的金融决策。此外,咖啡因等提神物质似乎并不能扭转睡眠不足的影响,尽管它已被证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略微改善认知能力。因此,咖啡因等提神物质似乎不是金融专业人士缓解疲惫的良药,特别要注意其潜在副作用。

健康和金融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变量却可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更厌恶风险,因为他们很可能需要花钱来支付医疗费用。“健康状态不佳的人”也容易悲观,他们很可能会做出情绪化金融决策。低水平的运动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肥胖和健康状况不佳,同样会影响投资决策。做有氧运动和改善饮食对认知和决策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健康的影响也蔓延到了公司层面,研究表明,那些善待员工并真正关心员工福祉的公司,每年的回报率往往比同行高出3%。

不同类型认知能力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股神巴菲特曾指出,拥有卓越的智力水平(智商在120至140之间)对投资很重要。做出合理的投资决定是复杂的,在金融工具日益复杂和市场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投资复杂度也在不断上升,智力开始成为优秀决策者的基本属性。作者认为,人们对认知能力最常用的衡量标准是智商,其实为了全面衡量认知能力的不同特点,还存在其他一些标准。

人们一般认为,智力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技能。然而,对认知能力的衡量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比如,一个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人却是“街头聪明人”,而有的物理学天才似乎对一些生活常识总感到困惑,这种分歧性可以通过区分不同的认知能力来理解。学者们已经确定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智力类型:流体智力、认知性反思和心智理论。

“流体智力”是传统的智力衡量标准,通常用智商来衡量。智商是衡量个人推理能力的标准,智商较高的人适合处理金融和投资等复杂事件。“认知性反思”是指一个人在评估一种情况时,比其他人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倾向。它是一种分析性的思维模式。从事分析性推理工作的人更有可能避免行为上的偏差,做出更理性的决定。与“认知性反思”完全对立的就是我们的直觉。“心智理论”指的是一个人推断他人意图的能力。由于投资领域涉及很多人,因此观察其他人的行动和言论,对推断有价值的信息非常重要。也有些人称这为“街头智慧”。

作者对比研究发现,智商较高的投资者更有可能投资于股市,并在时机选择、选股等方面具备计算能力优势。智商较低的投资者更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分析性思维模式、直觉性思维模式和心智理论如何影响投资决策?作者深入研究发现,分析性思维模式更适合处理不确定性、多样化、资产配置、市场效率和风险等复杂问题。直觉性思维模式使用更多的启发式方法来促进快速思考。分析性思维者更愿意承担金融风险,做出更好的交易选择;直觉性思维者更容易受到前景理论、基率谬误和保守主义偏差的影响。心智理论过程是推断他人意图的过程。心智理论程度高的人更能评估交易者的订单所隐藏的信息内容,并作出更好的投资预测。

如何从根本上克服“人的动物性”

作者在书中告诫人们,在投资实践中,认识到市场参与者尤其自身是进化的产物非常重要。这一认识,尽管不是投资成功的充分条件,但一定是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保存了很多原始的基因,我们并未彻底摆脱动物性,如人类大脑中的杏仁核就与焦虑、恐惧、退缩、攻击等情绪性反应相关,其他动物大脑的杏仁核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恰好是这些情绪性因素让我们投资失败。

真正取得成功的投资大师,无一例外都较好地控制了普遍存在的“动物精神”。最为典型的就是价值投资者,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和芒格,从邓普顿到林奇,他们都对价值投资有独到的见解。以大家最为熟知的巴菲特为例,他的大量金句广为流传,如“别人恐惧我贪婪”“不想持有一个公司十年就别持有其十分钟”等,这充分反映出巴菲特是一个控制“动物精神”的高手。普通投资者的大脑受杏仁核的影响,再加上“羊群效应”,往往表现为集体悲观。

除了价值投资,量化交易也往往是通过反“人的动物性”来取得成功。美国著名数学家詹姆斯·西蒙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美国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从1989年到2007年间的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5%,其核心便是利用统计学和数学建立大型量化交易模型,采用自动交易从根本上克服“人的动物性”,进而识别非随机游走模式来获取稳定的高收益。

如何从根本上克服“人的动物性”?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设想:假设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他的手机上有个健康管理App,如果把这些生物学的数据和金融决策的制定连接起来,或许可以把健身、饮食、睡眠、健康、基因等生理数据和影响他情绪的因素都综合起来,导入一个“生物—投资”App,经过汇总运算以后告诉他什么样的行为偏差会影响他的金融决策,以此帮助他克服健康状况、情感因素和情绪波动引起的行为偏差,实现他的财富最大化。

相对于我们对周边世界的认知深度而言,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还是太少;相对于我们对周边世界的改造能力而言,我们对自身的改造能力还是很弱。有人说,成功的投资通常是反人性的,实质上是很好地克服了“人的动物性”。知人者智,胜己者强。明白人性的弱点所在,努力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或许是跑赢市场的必要条件。本书无疑是帮助人们推开认识人体中隐藏的投资秘密的一扇全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