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一个挪威人如何带领冰岛走出危机?——读《在风暴中心》

2024-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在风暴中心》
  (挪威)斯凡·哈拉尔德·伊加德 著
  张文韬 郭茁芊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8月出版

◎李 菲

冰岛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却让冰岛经济遭受重创:短短数月人均GDP从6万美元跌到人均负债20万美元;冰岛三大系统性银行相继倒闭,冰岛克朗遭遇重创;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崩溃,失业率飙升,整个国家濒临破产。

虽然受创最深,但相比那些欧元区国家,冰岛经济却复苏得最快,金融系统很快恢复稳定,成为第一个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计划的国家。前挪威财政部副大臣斯凡·哈拉尔德·伊加德在这场冰岛金融风暴中,临危受命担任冰岛央行署理行长。伊加德将他的这次经历写入《在风暴中心》一书,并对这场危机进行深刻反思。

危机的产生

历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和发展规律虽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质和所产生影响仍有不少雷同之处,如金融市场波动、信用风险增加、经济衰退等,不仅对金融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美国作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曾将金融危机分为三阶段,即“疯狂、惊恐和崩溃”。尽管不同的金融危机有其特殊性,但基本的步骤与过程是相似的,冰岛危机的产生也不例外。

伊加德在书中先回忆了临危受命、空降冰岛的情形。2008年那场以美国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全球金融海啸,是由于过度举债引发金融危机的典型范式,很多人以为在这场风暴中,美国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然而最终却是冰岛受到重创。为什么?冰岛的危机看似因外来冲击引发,其实是国内金融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所致。在这个人口不到40万的国家,外债是其GDP的6倍之多。原来,从20世纪开始,冰岛政府大力发展金融业,“疯狂”地吸引大量国际资金,使得金融业成为冰岛经济的支柱产业。“增长的一面是经济力量,另一面则是隐藏的风险”,显而易见,这种依赖金融业的“盲目”增长模式存在着严重隐患。正如经济学家卡门·莱因哈特和肯尼斯·罗格夫所说:“过度的债务积累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在经济繁荣期总会显得没那么严重和危险。”

伊加德是一名经济学家,曾任挪威财政部副大臣,参与处理挪威银行业和货币危机,后加入麦肯锡公司担任企业战略咨询师,丰富的阅历造就了他的理性和睿智。但是,当伊加德在某天忽然接到邀请,去担任冰岛央行行长时,还是倍感压力,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领导一家独立中央银行的非本国公民,伊加德空降到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度,开始了一段不同凡响的“救火”之旅。

救火队员的艰难应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曾说:“没有可以确保避免过度自信或困惑的方法,所以没有确定的方法可以避免恐慌”。危机一触即发,短短一周内,冰岛三家最大的银行陆续宣告破产,失业率上升、财政预算危机、国家债务问题、家庭和企业部门的债务危机……坏消息纷至沓来,恐慌像病毒一样蔓延。在债务升高、经济衰退和高利率的多重影响下,冰岛的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0%,2009年一年内冰岛克朗更是贬值50%左右。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伊加德展示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的远见和专业、勇气和果敢。初到冰岛的伊加德在目睹了这场“浩劫与废墟”后,并没有对危机的产生及成因进行深究,而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处理和应对危机上。在深入研究其他国家在经济危机中采取的救援行动与计划后,伊加德带领冰岛央行迅速制定了一份行动计划和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在他的推动下,冰岛摒弃传统金融观念,采取了很多创新措施,有的措施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方案相反,其中包括:延缓财政紧缩政策,允许本国系统性银行倒闭,让汇率自由浮动,并配合资金管制措施,限制资本流动,给予债权人银行所有权,回购大量冰岛克朗国债等。

同时,冰岛央行还转而使用固定汇率制度,制止了冰岛克朗汇率的贬值,重塑了稳定的货币体系。诺贝尔经济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曾反复提及,正是这些打破条条框框的政策让冰岛得以比那些受创更小的欧元区国家更早恢复元气。

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还有一点至关重要,伊加德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尤其是中国,通过多边合作共同努力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使冰岛以最快速度走出泥淖。冰岛政府还采取了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以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如伊加德所说:“我们必须在刀刃上保持平衡。”

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一系列措施和立法工作的推动下,冰岛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摆脱金融危机最快的国家。而用于解决冰岛危机的一些工具和方法,目前已经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甚至被纳入其机构的工具箱中,用于解决其他国家的危机。

危机之中获得的教训

这场“教科书式”的金融危机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促使冰岛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模式,正视了经济多元化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摆脱了对金融业的过度依赖,寻求走可持续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虽然复苏过程仍面临挑战,但这个典型的逆境求变的过程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由于冰岛法律的限制,伊加德在任职半年后就不得不离职,虽然只有短短半年,但他的这次任期,已经改写了冰岛乃至世界金融历史。

“痛苦的经验总是最有力的教训”,当伊加德带领智慧、果敢、乐观的冰岛人走出危机后,他意识到要以昨日经验解今日之惑,即如何感知经济危机的逼近,如何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果敢作为,及早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与决策,以及如何携手前行、动员全局以致复苏。

笔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充分感受到这位挪威籍冰岛央行行长面对危机时的智慧和勇气。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冰岛故事背后的经济变迁和危机爆发,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回顾其中的历程和细节都不为过,复盘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首先,在危机发生前,要充分发挥政府、平台的预警作用,尽早发现警告信号并积极采取措施干预。其次,当危机发生后,需保持冷静,及时介入,积极行动,提振信心;要尽快做出决定,不拖延时间,不拘泥于教条,不“照搬照抄”;要更加重视政策行动的协调,也要对风险更加警惕。再其次,要结合当下的具体情况,及时制定促进经济复苏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必要时还可以再创新政策工具。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安全阈值以及警戒线不可或缺,市场自我调整的能力被证明是很有限的,金融业需要接受严格监管,业务的开展需要遵守规则,以稳健和诚信的方式运营,避免交易风险和道德风险。此外,立法工作也尤为紧要,冰岛的《资本管制法》在2008年11月通过,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而《紧急状态法》给予所有储户存款以优先权,成为了防止冰岛经济全面崩溃的关键。

一个有益的故事

时至今日,金融危机依然是一个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每当人们评估各种金融风险时,仍不免要将2008年的那场危机作为参照。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书有很多,但唯有作者运用独特的内部视角去观察冰岛、冰岛居民和冰岛机构,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运行,书写了这场危机背后鲜为人知的诸多细节。同时,正是因为作者“空降”者的身份,使得这本书呈现了更多危机后的局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本书的最大亮点。这本关于金融危机应对的著作,值得关注金融稳定、危机处置、政策制定的人们阅读,毕竟通过经济危机亲历者、政策制定者的视角去审视金融危机的应对,及后危机时代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极其难得的体验。

书中除展现亲历者们艰难抉择与一往无前的勇气外,也描述了不少混乱场面与有趣细节,使得本书更具阅读性。正是这些“细节展现”,更能体现救火队员们面临的艰难抉择。

伊加德在书中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应对“冰岛风暴”的经验和见解。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展示这场“风暴”,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作者还采访了包括冰岛政府部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层等在内的90多人,设法从多方面、多领域、多角度解释这场复杂的经济危机,向人们描述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所发生的事情。伊加德在书中抽丝剥茧般展示的各种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细节,可成为人们研究经济、复盘危机、开展立法、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正如伯南克所说,关于危机的故事是一个令人感到痛苦的故事,但从某种程度上看,它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我们相信这更是一个有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