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副总经理蒋青峰:以协同之力推动资管行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 王彦琳
当前,较低的利率水平和较大的市场波动,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新的挑战。新形势下,资产管理行业如何探索新的资产配置思路与方法?面对上述问题,券商资管如何破局?
日前,首创证券副总经理、资产管理事业部总裁蒋青峰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他表示,当前乃至未来大资管时代的竞争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一方面,各机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客户信任与青睐;另一方面,各机构须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强化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携手补足短板,以协同之力推动资管行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券商资管要完善“固收+”产品谱系
目前,银行存款、银行理财等各类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基准不断下探,债市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信用风险溢价不断压缩。资管机构将如何研判市场变化、挖掘更有优势的资产?
蒋青峰表示,在产品类型上,除了继续发挥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基本盘优势之外,券商资管要完善“固收+”产品谱系,并稳步向纯权益类产品延伸拓展。“固收+”产品方面,适当引入场外期权、场内期权、可转债等多元化投资工具,在发挥资产配置作用的前提下,追求稳健收益理念,注重市场下跌情形下的安全边际,尽量避免在极端环境下沦为“固收-”。
权益方面,通过运用主观多头、基金FOF等策略捕捉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力争有效提升投资者资产组合的长期收益水平,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整体上,在债市‘低利率、低利差、低波动’的市场背景下,券商资管需要进一步提升交易能力,敏锐捕捉波段交易的机会。同时,结合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探索新的投资策略和工具,方能获得相比同类更高的投资收益。”他说。
展望下半年大类资产走势,蒋青峰表示,债市方面,国内债市将呈现“低利率、低利差、低波动”的行情。供求状况决定了低利差特征,伴随着中国居民对固收类资产的需求持续增长,而我国信用债增长规模明显降低,期限利差、品种利差、等级利差等都在持续收窄。此外,整个债市周期的波动水平也在降低。A股方面,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触底,叠加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作用,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将逐步修复,股市存在结构性机会。
申请公募牌照有助于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券商资管排队申请公募牌照成为一大趋势,公募业务成为券商资管争相入局的蓝海。在蒋青峰看来,申请公募牌照可帮助券商资管突破私募资管业务的规模边界,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他认为,公募牌照的申请并非一蹴而就,更非所有机构都适合盲目跟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渠道优势、客户基础坚实、投研能力出众的机构,才有可能在公募领域脱颖而出。”
蒋青峰表示,在申请公募牌照的过程中,各机构要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理性应对。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制申请策略,注重在实际运营中实现差异化竞争,方能打造独特优势。
他认为,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业务各有优势和特点。未来,随着资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共同推动资管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资管行业将呈现头部化、多元化趋势
截至2023年末,大资管行业管理规模接近150万亿元,2015年至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大资管时代各类机构同台竞技,财富管理市场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券商资管如何利用好自身资源禀赋,与一众资产管理机构竞争?
“券商资管可充分利用公司在投行、研究、经纪等方面的资源,形成高效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机制,实现多维度业务协同,为资管业务发展注入强大的合力。”蒋青峰说。
蒋青峰认为,未来资管行业将呈现几个明显的发展方向:
一是头部化趋势明显。随着资管行业逐步成熟,在严监管环境下,拥有强大资本实力、优秀投研团队、完善风控体系的头部机构在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有更大概率胜出,由此获得的市场份额更高,导致行业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二是多元化趋势加速。当前市场形势严峻复杂,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快速下行,投资难度加大,过去券商资管普遍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的业务模式,在资产行情周期中无法真正实现均衡的大类资产配置,导致业绩不稳定,各家资管机构需要加大权益方面的布局,并在另类投资、海外投资等新兴领域积极拓展,加快打造多元化资管机构,更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中小型资管机构来说,要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蒋青峰表示,前期,相较于头部机构的全方位发展,中小型机构需要在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中寻找自己的定位,通过深耕细作,挖掘和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实现快速发展。
进入发展中后期,中小型机构要凭借前期积累的规模效应和品牌口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全天候的战略布局,实现大类资产的均衡配置和风险分散,以适应日益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致力于打造多元化机构,方能适应资本市场轮动的周期,实现由小变大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