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形势和高质量发展需要 宏观经济政策应更加重视消费
◎记者 张琼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专家认为,“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需要。未来应采取更多有力的措施扩大消费。而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可以从多个方面发力,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加大对促消费和扩内需的支持力度。
把握好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
近年来,中国经济经历深刻的结构调整。消费的作用持续增强,消费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49%,调整为2023年的56%。
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在经济运行中,需要把握好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要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扩大消费,形成“政府培育消费,消费激活市场,市场引领企业,企业扩大投资”的良性循环。
“我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大国经济发展更多需要依靠内需,而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就目前经济发展实际看,我国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经济中占比提升空间较大。
在当前的内外部形势下,需要进一步促进消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升级转型的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由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较难带来显著的经济增长效果,而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需求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居民消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将成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消费复苏节奏、提振消费政策的成效,取决于就业形势和收入状况的改善,以及微观主体收入预期的提升。”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通过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等措施,能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内生动能增强和市场活力释放。
关于把握好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应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良性循环。没有足够的投资,难以实现足够的就业和生产率提升;消费持续低迷,会拖累投资扩张与发展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宏观政策协同,在适度加大对消费支持的同时,提升投资支出的效率和质量。
消费与投资并重 并更加重视消费
潘功胜在会上表示,实现经济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的一个重点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短期看,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新变化,宏观经济政策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周茂华表示,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居民消费支出偏谨慎,微观主体不够活跃,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需要偏向于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
更长远看,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重视消费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董希淼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既是我国经济增长驱动力量发生变化后的必然选择,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恢复回升。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经济从生产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型。”董希淼表示。
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可从多方面发力,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可通过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存款利率,促使居民更多地选择消费而非储蓄,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增强居民的购房意愿和能力,带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促使资金高效地投放至消费市场。
“在供给端,通过支持企业等经营主体,增加居民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在需求端,通过为居民提供消费贷等金融产品,扩大消费需求。还可以通过金融政策引导完善支付结算,优化消费环境,以及通过金融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娄飞鹏表示。
提升金融系统对消费的支持力度
9月24日,金融管理部门宣布了一揽子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起到了稳经济、稳预期、促消费、惠民生等综合效果。
“央行出台了较多政策,包括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娄飞鹏举例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对于降低居民还贷压力、扩大消费需求等可起到积极作用。
展望未来,董希淼建议,应进一步挖掘有效内需,重点是采取更多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实现经济供需平衡,促进物价温和回升。在金融方面,可以应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促消费和扩内需的支持力度,还应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明明认为,金融系统可通过加大对居民以旧换新购置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的支持力度,通过补贴、消费返现等方式,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娄飞鹏建议,通过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等,支持居民扩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