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从屠夫的女儿到诺奖得主——读《突破:我的科学人生》

2024-10-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汤翠玲
  《突破:我的科学人生》
  (美) 卡塔林·考里科 著
  李 敬 梁贵柏 译
  译林出版社
  2024年7月出版

从屠夫的女儿到诺奖得主

——读《突破:我的科学人生》

◎汤翠玲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卡塔林·考理科,对她的学术研究也知之甚少,但你和她或许已有过“交集”。她是一名生物学家,是202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研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的技术先驱。如果没有她对mRNA(信使核糖核酸)几十年“苦行僧”般的研究,COVID-19疫苗的问世就不会那么快。在卡塔林·考理科的自传《突破:我的科学人生》中,你可以走进一位真正科学家的世界。

“虽然艰苦,但我已拥有一切”

“我是一名屠夫的女儿”,这句话是本书作者卡塔林·考理科演讲时常用的开场白。她的父亲是一名屠夫,幼年时,作者常常看见父亲在院子里解剖生猪,别人难以忍受的解剖场面却是作者着迷的地方,这是她最早观察生物内部结构的“课堂”,生物学的萌芽或许就此种下。

卡塔林出生于1955年,成长于匈牙利政治和经济动荡混乱时期。回忆起来,卡塔林承认其成长时期的物质生活是艰苦的,缺水少电是生活里的常态。在政治高压环境里,她的父亲还因协助维护社区安全而被开除出合作社的肉店。在匈牙利的特殊年代,被开除意味着她的父亲不能再被其他地方雇佣,全家人只能靠父亲打建筑类的临工维持家庭生计。

但在卡塔林看来,“艰苦”不是成长时期最主要的内容,相反,她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认为自己拥有得足够多。作者提到,那时每逢家人命名日,家族里的数十位成员们就会围坐在屋子里,吃着特意准备的肉和香肠,自由谈论一切,她的父亲会在席间用小提琴演奏一曲。当历经风波的大人们谈论着周遭发生的不安事件时,作者想到的是“我有父母、头上有屋顶、脚上有鞋、桌上有食物”,她已得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年少时的经历和家人给予的精神能量,培养了作者坚韧的性格,也帮助她形成知足常乐的心态。在此后多年的求学求知路上,那份韧劲和乐观支撑着作者在异国他乡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一席研究之地,在浮躁的学术氛围里严守学术底线。在她的言传身教之下,她的女儿两次夺得划船奥运冠军。

体制内的局外人

那时候,医学研究科学家的收入和工作实验室能否运转,取决于科学家从外界争取到多少资金。在经济压力之下,跟随资金关注的方向,争取第一个发表研究成果,成为不少科学家竞逐的目标,至于研究是否缜密、是否具有突破性则是其次。

卡塔林周围的科学家同事都跟她说,RNA(核糖核酸)领域是个大难题,你无法研究它。言外之意,RNA并不是热门研究领域,不值得费劲去研究它。20世纪80年代左右,人们对RNA领域认知有限,鲜有机构投资。但卡塔林却认为,她的研究对象mRNA(信使核糖核酸)是一种新型抗病毒化合物,这是一份未来可能会改变世界的工作。外界“快速出成果”的压力越大,她反而更加精心地设计实验,力求实验结果清晰透明、完全令人信服,而且可以被重复。这份坚持导致她数次险些因为缺乏资金支持失去研究工作,尽管如此,迎合资金需求始终不在作者的考虑范围内。

1985年,卡塔林的匈牙利实验室还是遭遇撤资。她立刻到处写信,最后决定去美国天普大学生物化学系实验室继续研究。远渡美国后,卡塔林要面对的实际困难更多。她的签证并不是长期的,职业生涯随时可能结束。有一次,因为没有经过实验室主任的允许而调换工作,实验室主任向她发出警告,要将她驱逐出境,尽管那时,她已经在知名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最后,因为身份问题,新的工作被搅黄,还有几篇论文也被实验室主任删去了名字。

卡塔林并未被打倒,没有推荐信的她不断自荐,碰壁无数后获得了一些短暂的工作机会。1989年她开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生涯,但并不如想象中顺利。在那里,她没有固定的实验场所,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她所在的研究中心领导处处打压她,比如,不让她用母语和匈牙利同事交流,不允许她使用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如去离子水,指责她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她甚至被行政人员告知不具有教授的素质。她需要学会更多与科学无关的技能,比如人际交往、推销工作成果、争取别人的支持等,但这些她不感兴趣也不擅长。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卡塔林长期处于被忽视、贬低的处境,她形容自己为“体制内的局外人”,为了能够留下来,她不得不从研究助理教授降职为高级研究人员。

在无人问津的日子里,卡塔林广泛阅读、实验、再实验,测试、调整、再测试……在不知道突破是否会到来,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到来的日子里,她用一个朴素的信念支撑了下来:只要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就会有所成就。慢慢地,她走到了突破的边缘。

不断前行,持续成长

科学研究之路是缓慢且乏味的,被看见和认可是一件漫长的事情。2023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林和德鲁·韦斯曼,以表彰他们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研究上的突破性发现,这些发现使得针对 COVID-19 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时,距离她从宾夕法尼亚大学退休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

“如果说我有什么超能力的话,那就是愿意有条不紊地努力工作,并拒绝停下来。”在卡塔林的职业生涯里,她从未停止过工作,她彻夜阅读文献、睡在实验室里。

在卡塔林父亲去世后的几个月里,那段最黑暗的日子里,她的脑海里有过对生死之间的困惑,有过对父亲的思念,但她仍如往常一样工作。在医药公司撤回对其实验室的资助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抱怨,不是放弃,而是立刻寻找下一份工作,哪怕为了那份工作要远离亲人。

卡塔林清楚地知道,良好的研究环境对一位科学家有多重要,她在书中呼吁创造一个更完善、更利于开展研究的外部环境。比如,要改善学术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方式,应该在声望标志(职称、发表记录、被引用量等)和高质量科学本身之间设定更清晰的区别。其次,应该扩大衡量科学家的标准,不以资助经费定义科学家的价值。此外,在大学环境中,大家应该正视并坦率讨论资金对学术研究人员的影响,它很重要。

如果要问卡塔林有什么话要对当前的、潜在的、未来的科学家们说,那就是“不要停下来”。不要停止工作,不要停止阅读。在无人问津的时候,务必要重视自己的研究工作,要相信自己的内心,专注于做好下一件事,再下一件事,在科学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行,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