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构建与新兴金融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
◎记者 严曦梦 实习生 张校毓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在12月6日举行的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上表示,新兴金融是当前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要准确把握新兴金融发展的趋势,科学分析我国新兴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临港新片区新兴金融高质量发展。
尹艳林表示,与传统金融相比,新兴金融具有服务对象新、手段新、生态新等特征。这些趋势表明,新兴金融行业正在朝着更加创新、高效、开放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金融发展方兴未艾。在这场金融大变革、大调整中,我国历史性地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有的领域已明显走在前头,我国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发展需求巨大的背景下,我国新兴金融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国发展新兴金融也在观念、技术、业务模式、人才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作为改革‘试验田’,临港新片区可积极发挥优势,探索新兴金融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打造我国新兴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尹艳林对此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加快金融发展路径创新。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是新兴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临港新片区聚集了大量的新兴产业,需要更具个性化、适配性更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议引导金融机构丰富和完善特色金融产品服务谱系,创新数字金融产品,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二是支持金融科技原创性技术研究。金融科技是新兴金融发展的技术基础。要结合临港产业优势和金融领域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领域,推动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引导科研力量、科技企业对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
三是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临港新片区作为上海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要把跨境金融作为新兴金融发展的重点之一,积极引进和培育跨境金融等新业态,持续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打造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要支持保险机构创新,加快建设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中心。
四是推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取得新突破。数据跨境流动是新兴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的开放举措,搞好公募基金领域的数据跨境流动制度试点。探索开展金融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试点,支持临港新片区国际数据港建设。依托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优势,研究实施金融领域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管理。
五是构建与新兴金融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要持续优化临港新片区的金融法治营商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新兴金融“监管沙箱”机制,强化监管科技运用,提升风险评估和监测能力。要持续打造国际金融人才高地,形成金融人才“引育留用”完整闭环,大力吸引国际人才,为金融人才落地生根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