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临港构建新兴领域人才“加速器” “开放”与“放开”结合 “引才”与“留才”并重

2024-1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冰玉 记者 陈佳怡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下,临港“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构建临港新片区长期的人才竞争优势?12月6日,在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系列活动——“滴水湖金融湾研究院周年主题研讨会:自贸区发展·国际人才社区构想探索”上,多位业界资深专家围绕引才、育才、留才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政策助力聚贤才

近年来,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海纳百川吸引贤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临港新片区累计人才引进落户94018人,五年来年均增长率达97%,集聚海内外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专家超500人,其中外籍和海外背景人才占比超过50%,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2万人。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陆军荣看来,临港新片区正在以人才“开放”与“放开”的双阶梯组合,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从人才“放开”角度看,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市最早放松“居转户”户籍落户政策的区域;从人才“开放”角度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实施自由便利的人员管理”。

“临港新片区率先实施多项便利化政策,吸引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就业,可以说是在全国自贸区建设方案中,人才开放度最高的地区。”陆军荣说。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凯也表示,临港新片区自成立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人才政策,如降低人才落户门槛、海外留学人才创业支持、设立校园引才工作站、推出人才企业年金计划等,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多个环节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人才服务生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员高子平长期关注海外人才发展。他认为,在金融人才建设方面,上海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特别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还比较缺乏,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占比有待提升。

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也需要国际化人才的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易凌峰表示:“当前临港更加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智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这些产业无论是研发还是战略布局,都需要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一流人才。临港坚持国际人才吸引和培养并重,聚焦打造‘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是很好的思路。”

如何加快构建新兴领域人才“加速器”?科锐国际全球解决方案资深总监李潇认为:一方面需要聚焦重点产业引才,围绕临港的前沿产业以及优势产业,精准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推动产业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同时也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提供实践和应用的平台。

“引才”还要“留才”,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是关键。易凌峰建议:首先要加快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国际化人才工作、生活两相宜的国际化居住区;其次要培育区域知识创新生态,发展自贸区知识生产者(国际化人才)和知识消费者(企业)的良性互动网络,从而让国际人才在区域知识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要提升自贸区国际化人才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政府人才管理机构的国际化能力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