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两会特别报道
  • 9:观点·评论
  • 10:财经新闻
  • 11:环球财讯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专栏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上证商学院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C9:地产投资
  • C10:地产投资·指数
  • C11:地产投资·指数
  • C12:地产投资·理财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16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C2版:谈股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C2版:谈股论金
    银行股阶段性企稳
    两大权重板块能否东山再起
    震荡行情或将持续
    维持大箱体震荡格局
    有色等板块可重点关注
    地产金融活跃有利行情稳定
    大盘有望攻击3000点
    市场风险将向短期热点转移
    股指有望挑战三千大关
    行情还有惯性冲高可能
    资产注入催生个股行情
    指标股摆脱颓势助攻3000
    资本运作 电力股的催化剂
    阳包阴 追又何妨
    物业税:山雨欲来风满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阳包阴 追又何妨
    2007年03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吴国平

      

      昨日市场一开盘多方则展开了较为凌厉的反攻动作,之后在相对高位震荡整理,尾盘再次发力,最终几乎是以全天最高点位收盘,大涨45点,以“阳包阴”的姿态再次把多方的真面目展现出来,不经意地,市场又到了接近3000点之时。

      大盘指标股当日的表现可谓是较为“规矩”,虽然不十分突出,但也相当平稳,这既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接下来在3000点附近真正的大决战积蓄更多的能量。在大盘指标股里,哪些是引领市场的龙头品种呢?其实如果是细心的投资者,也应该比较清楚,在大盘指标股里,我很看重两大低价银行股中国银行与工商银行,这倒不是说它们有多好,只不过目前它们的权重地位的影响就已经决定了在市场中势必会有相当关键的作用,在未来突破3000点的过程中,不发挥一定的作用我想并不现实。同时,对于过去的那四大权重指标股,中国石化、宝钢股份、中国联通以及长江电力,阶段性的涌现出一两只较为疯狂的品种应是完全值得期待的,从近段时间这四大品种的盘面状况来看,走得较为强悍的如中国联通以及长江电力,我想更是值得投资者重中之重去关注的。

      经历了昨天的中阳后,空方又将再次面临着背水一战的境地,而对于多方而言,既然周三已经成功实施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来消耗空军力量,现在再次回到2950点附近,趁胜追击把握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消灭敌军,在我看来,无疑就是接下来最好的作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