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信息披露
  • 7:时事·国内
  • 8:信息披露
  • 9:时事·海外
  • 10:时事·天下
  • 11:专版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金融
  • A4:金融·机构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环球财讯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产业调查
  • B8:书评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股民学校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D29:信息披露
  • D30:信息披露
  • D31:信息披露
  • D32:信息披露
  • D33:信息披露
  • D34:信息披露
  • D35:信息披露
  • D36:信息披露
  • D37:信息披露
  • D38:信息披露
  • D39:信息披露
  • D40:信息披露
  • D41:信息披露
  • D42:信息披露
  • D43:信息披露
  • D44:信息披露
  • D45:信息披露
  • D46:信息披露
  • D47:信息披露
  • D48:信息披露
  • D49:信息披露
  • D50:信息披露
  • D51:信息披露
  • D52:信息披露
  • D53:信息披露
  • D54:信息披露
  • D55:信息披露
  • D56:信息披露
  • D57:信息披露
  • D58:信息披露
  • D59:信息披露
  • D60:信息披露
  • D61:信息披露
  • D62:信息披露
  • D63:信息披露
  • D64:信息披露
  • D65:信息披露
  • D66:信息披露
  • D67:信息披露
  • D68:信息披露
  • D69:信息披露
  • D70:信息披露
  • D71:信息披露
  • D72: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29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书评
    非正常道路 非典型成功
    《China:The Art of Law》 (中国法律的艺术)
    《颠覆》
    韦伯眼中的资本主义精神
    《带着快乐去上班》
    转型中国可从西方金融理论汲取什么
    花样年华 历史留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转型中国可从西方金融理论汲取什么
    2007年03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西方金融理论》

      闻岳春 严谷军 著

      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出版

      ———评闻岳春教授等著《西方金融理论》

      □戴国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因素。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金融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与此相适应,西方经济金融学家们对货币金融的研究热情亦持续未减。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理论从偏重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逐渐转向关注微观化、技术化和实证化的研究,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衍生产品定价理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理论以及公司金融理论等,已发展成金融理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金融理论作为重要支柱,撑起了目前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框架结构。金融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推动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指导意义,而且还常常影响着金融发展的轨迹与方向。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持续壮大,金融业也随之取得了较快发展,金融的功能不断丰富,开始日益渗透到广泛的社会经济生活领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金融问题相应地亦日渐引人重视。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服务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金融体制的弊端不断暴露,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金融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在上述背景下,同济大学闻岳春教授等所著的《西方金融理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我看来,这本在作者十多年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基础上、不断积累新材料而完成的专著,至少有三个显著的优点:一是力求准确反映现代西方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理清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演变的历史轨迹,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反映金融运行多个方面的相关思想观点,以及基于这些思想和观点所形成的理论框架,把握不同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关联性。

      二是在结构体系的安排上,能紧扣西方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并重点选择了与现实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利率、金融创新与发展、金融风险与监管、金融市场、国际收支与汇率等方面的学说和观点,详细介绍、比较、评说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让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系统了解西方主要的金融理论的发展过程,接触到一些前沿理论观点。

      三是在保持理论思想本身的严谨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作者力求启发读者的独立思考与探索,每章都安排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思考题以及全书的五个小型课题研究尤其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关注以西方金融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解释。比如,怎么看我国的“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国目前阶段应通过怎样的政策配合以求得内外平衡?结合中国现实,分析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等等。

      当然,西方金融理论是基于西方国家金融活动的实践总结、提炼而成的,虽然那些观点和原理有显著的借鉴意义,但将之照搬来,用以诠释和指导正在转型中的我国金融运行,却是不行的。无论如何,西方金融学的这些原理和观点的成立,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而历史传统和发展路径全然不同的我国,在目前的经济现实中,还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更何况,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深入,金融自身结构正在深刻的变化之中,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拓宽了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网络金融的兴盛必将带来货币形态的改变,货币发行制度、货币供求规律也将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现有的金融理论因此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有的甚至大有重新研究的必要。对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创新理论、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理论,我们都该作如是观。

      笔者寄于厚望的是,以我国前无古人的改革和发展这样特定的客观现实为立足点,冷静、细致地对西方金融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作出理性判断,积极争取使中国金融理论研究在汲取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获得重大理论创新,为金融理论大厦贡献我们的一块砖瓦。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