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06年末,北京匡时拍卖公司就举行了中国历代印玺专场,自战国以来的96件印玺创造了100%的成交率,291.082万元的总成交额,为印章拍卖开了个好头;今年1月13日,作为有百余年历史西泠印社旗下的西泠拍卖公司,推出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篆刻艺术专场“犀象印萃”,全场800余方印全部出自近现代名家之手。成交率达98.7%,拍卖总标的600多万元,成交金额超过了1335万元。一方由前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篆刻家方介堪专门为张大千所刻的“潇湘画楼”印章,以99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单方名家篆刻拍卖的最高纪录;而作为拍卖业的一支新军,长风拍卖公司3月18日也举行了当代篆刻的专场拍卖会。中国当代篆刻界的46位篆刻家创作的共计242方篆刻作品全部拍出,总成交额达122万元。单件作品最高价为海归派篆刻家徐云叔先生的一方寿山石篆刻,以4.4万元成交。从去年底到今年3月的历代、近现代和现代篆刻这三场印刻专场的拍卖,力图打开久未开发的印刻市场,发掘新的市场增长点。
然而印刻一直市场不好的原因并非只是市场本身的关注度低,其本身的收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一直以来,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印章,都没有把印章的艺术性放在收藏的主要位置,都是将其当作使用的工艺品来对待,其价值也因印章本身的材料来决定,究竟上面刻字的艺术价值则很少人认识到。这直接影响了印刻的收藏及投资,书画可以作为市场的硬通货进行流通,而印章则不能。而由其艺术价值和制作材料本身价值的双重价值标准也造成了印章市场定价系统的紊乱,也就是说,卖100万的印章和卖10万的印章很难有艺术性高下的比较。
所以印章市场的真正的形成除了市场本身关注外,其艺术价值被普遍认识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有一个相对大的收藏群体才能使印章成为市场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