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财经要闻
  • 4:焦点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天下
  • 9:时事·海外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7:信息披露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信息披露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D21:信息披露
  • D22:信息披露
  • D23:信息披露
  • D24:信息披露
  • D25:信息披露
  • D26:信息披露
  • D27:信息披露
  • D28:信息披露
  •  
      2007 年 4 月 11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当兰花、彩票、赛马加入金融市场时
    现行公共运行机制 缺了什么
    存在、权利与自我认同
    马克·赫德 有什么独门秘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存在、权利与自我认同
    2007年04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胡晓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

      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经济学博士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有一些原本很容易办到、办好的事却因为牵涉到某些不可逾越环节上“当权者”的故意刁难而无法顺利完成。当我们为此气愤、大感郁闷时,似乎更多的是难以理解———“我从来没有得罪过他,为什么刁难我呢?”其实,这并非纯粹是刁难,而是“当权者”自我存在缺失的结果。不过,当我试图为存在下一个准确定义时,却发现这实在很难。从表层的理解来看,存在可以分为两种,主观自身感知的心里感受,客观的他人感知状态。不论这两种解释究竟哪一个更科学些,但毕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上述现象。

      经济学中有一个产权概念,它是基于财产所有制而获得的一种权利安排,特指财产(有形的或无形的)主体对其加以利用或处置,并从中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由此概念出发,对于某些“当权者”而言,他之所以能够刁难,是因为拥有影响他人的权利,而这种权利在个人心理异化的基础上逐步蜕变为个人的私有产权。或许这种产权并不能直接为其带来货币收益,但却可以为其带来满足感,这就是自我感知的存在的感受,以及通过影响他人所形成的他人感知到的存在状态。很明显,这些“当权者”的不合理行为,可以从对个人存在的不断追求上得到合理解释。

      记得读大学时,系里有一两位行政人员,工作多年,却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业绩,以至于任何升迁的机会都与他们无缘。久而久之,他们便憋着一股气,似乎所有人都对不起他们。我们这些学生自然也非常害怕“犯”到他们手里,因为,任何本当该他们去办的事都会被无限拖延。现在看来,他们无非是想借此机会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他们还是很重要的而已。

      有人说,权力的过度集中是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对此,我不敢苟同。

      从起源上讲,权利是建构社会秩序的基本元素,权利与责任从来就是一对相对称的范畴。然而,这种对称性并不能像长度、重量那样给予精确衡量。根本上讲,还要取决于主观的自我认同。显然,在一个缺乏自我认同的社会环境中,无论个人被赋予多大的权利,它都会感觉责任大于权利,从而产生心理失衡。为了重新恢复均衡,他将会从别人那里获取满足。因此,权利的分配并非病灶所在,自我认同的缺失才是核心。可以想象,在以丛林法则为主导理念的市场经济中,人被异化为趋利的“经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被不断地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物竞天择的动物精神。所以,这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股反思市场经济的潮流,可以看作是一种试图重新唤起人类自我认同的努力。

      并非所有的权力都会导致效率的降低。那些努力打拼的私营企业经营者拥有整个企业的产权,但看经营管理的绩效,其效率往往高于国有企业。因此,公共权利的私人化才是解释上述现象的另一个根源。所谓公共权利的私人化特指原本属于人民的公共权力,在实际操作中却由少数人执行,而这些少数人却以个人喜好来履行权利赋予的责任,从而造成“权取于民、责不到民”。

      经过这样的分析,不难理出这样的逻辑:即“自我认同的缺失———公共权利的异化———存在认知的扭曲”,以至于某些“当权者”总是以冷漠、淡化、无情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深怕自己因不被别人“重视”而从此消失。去年,笔者在台湾访问交流时,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薛琦教授反复告诫说,“我们这些学习经济学的人,在热衷并熟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他的另一部伟大的作品———《道德情操论》。正是这部著作,才使得我们能够全面、正确理解作为‘经济人’的真实含义,那种完全以自私为基本立足点的‘经济人’观点是对人性的刻意抹杀,道德自律与主观认同才是整个市场经济得以顺畅发展的前提。”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增长的神话并在全力宣扬“市场万能”观点的时候,似乎应该对“存在”、“权利”、“自我认同”这些问题给予重新的认识。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核心就是认同,它不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更强调人的自我认同。虽然,这将是一条任重道远的漫长路途,但只要我们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基本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任何人既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去帮助他人,那么认同的重塑将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