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政策从制定到推出直至见效,都有个累积缓进的过程。只有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释放,经济才会“由量变到质变”,进入另一轮景气周期。而说到底,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实是对“市场失灵”的修正,不能太“积极”,太“主动”,更不能太“频繁”,否则,会影响人们稳定的理性预期,助长短期行为。
⊙王 勇
为避免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我国从今年第三季度末就开始相继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政策。在近四个月的时间内,央行五次降息,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推出一揽子惠农政策和全面拯救楼市组合拳,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国务院确定4万亿投资计划,确定明年起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国务院推出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政策措施以及三十项细则,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放宽二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出台经济政策之多、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不过,从12月11日以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以及商务部等陆续公布的1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CPI涨幅已大幅回落,但各主要经济指标不容乐观。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回落11.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下降2.2%,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24个百分点;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0.2%,涨幅比10月低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新建住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我国整体需求增速在减缓,已出现了明显的通缩现象。
可见,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出力度与近期反映出的经济指标不相称,两者明显“背反”。按照一般的理解,势必怀疑政府推出政策的有效性或者认为力度仍然不够,为此,要么对政策失去信心,要么产生急躁情绪。关于这一点,或许12月23日的股市走势很能说明问题。遇政策利好却大幅下跌,充分说明市场对政策效应信心不足,缺乏耐性。实际上,笔者以为,如果明白了宏观经济政策也存在“J曲线效应”这个道理,大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政策就会另有一番理解和认知。
所谓“J曲线效应”,原本是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中用来说明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经常项目收支状况会渐渐得到逐步改善。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道理也一样,即经济政策的不断推出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也具有“J曲线效应”。
首先,任何政策从制定到推出直至见效,都有一个累积缓进的过程。经济增长预期的好转、有效购买能力的积累以及全球金融危机下恐慌氛围的消退都需要时间来完成。只有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释放,经济才会“由量变到质变”,进入另一轮景气周期。今年9月以来,我国政府陆续出台政策组合拳,这些措施无一不表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政策已经成为当前和明年最值得关注的信号,政府对此充满信心,社会公众也需要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
其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国从2007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一下子滑入了下降的通道?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我国经济原本就该步入经济周期性调整?我认为两者因素皆有,而以后者为重。从经济发展周期理论来看,我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那样会出现经济严重“透支”,必须要有所调整。未来6至12个月将是我国宏观经济减速和软着陆时期,因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长总体上处于高位回落的过程,则经济增长放缓或下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末方有望回到总量基本平衡状态。既然如此,就应当顺其自然,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说到底,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其实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修正,不能够太“积极”,太“主动”,更不能太“频繁”,而且宏观经济政策的频频出台也会影响人们稳定的理性预期,助长短期行为。
再次,我们知道,在市场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只要不从根本上破坏体制一致性原则,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就可以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发挥,市场的自组织功能也会使体制的运作和效率得以恢复和增强。而在市场化过程中,经济政策效应的发挥往往离不开体制和机制上的相应变革,因为,体制和机制的不完善不仅会使任何一个政策操作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而且有可能进一步放大负效应而抑制正效应。所以,把目光和精力更多地放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才是确保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