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证券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专 版
  • B8:财经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专版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99: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
     
      2009 4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评论
    尽早促使货币环境回归正常化
    虚拟市场也须接受现实监管
    设“呆账银行”收容“有毒资产”
    绿色复苏:亚洲新希望
    唐宁街不得不作最痛苦的政策选择
    吁请大家都来支持
    国产化和自主创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唐宁街不得不作最痛苦的政策选择
    2009年04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俊辰
      在未来三年英国公共支出可能突破GDP10%的情况下,向公众交出一份严格节制的财政预算案至关重要。那么,是准许英国央行在经济衰退时上调利率,放弃定量宽松政策,由此丧失将其债务实现货币化的能力呢,还是要放弃英国央行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让仅存的一点英国金融信誉面临丧失殆尽的危险?这就看即将公布的预算方案怎么定了。

      李俊辰

      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明天就要公布2009年至2010年英国年度财政预算案了。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英国财政预算案,也是一份迟来的财政预算案,因为本该在3月中旬公布,因G20伦敦峰会而推迟。

      历史上可以与这份预算报告在重要性上相提并论的大概有两次。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当时的两位财相,分别是1920至1921年间的奥斯丁·张伯伦和1945年至1947年期间的休·道尔顿,他们都试图恢复战争所带来的疮痍并重建金融体系。根据他们的理论和数据支持,他们两位提出的预算报告经受住了考验。如今,面对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达林的预算报告将会给英国人带来什么呢?

      工党正急需有力的政策支持他们明年的大选。然而,达林面对的却是英国政府可能每年都必须额外获得390亿英镑财政收入的局面,而这个数字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7%。这样,达林不得不需要通过增加税收和削减支出来填补公共财政的黑洞。据伦敦财政研究所(Institute of Fiscal)本月初发表的报告,仅2009年的英国公共债务,就可能较达林的预期超出170亿英镑。该机构估算,到2015至2016年,如果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英国在金融业救助行动中将损失的1300亿英镑计算在内的话,英国公共净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达到82.4%。

      根据IFS的报告,如需每年获得额外的390亿英镑,政府将不得不对每个家庭每年额外增加税收1250英镑,或连续五年削减公共支出。如果财政不紧缩,那么到2050年初,英国政府净债务将达到国民收入的约90%。英国公共财政状态的恶化如此严重,可英国政府却低估了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达林去年11月还预言英国经济衰退将在今年下半年结束,财政预算将在2015至2016年间实现收支平衡。这一估计在当时便被认为过度乐观,现在就不用说了。随着投资者对公共财政进一步恶化而产生的惊恐,英国政府的借贷成本将会有上升风险。英格兰银行对英国2009年GDP的增长预测则是-3.5%。

      分析人士称,考虑到英国税收基础的脆弱性,以及伴随着伦敦金融城崩溃所引发的公司和个人所得税可能的下降,应采取削减开支而不是增加税收,因为后一措施可能导致公司和个人迁往海外。IFS预测,达林将不得不在未来五年内冻结开支,来填补账目上的黑洞。这意味着很多部门的开支将大为缩减。

      如果公众财政处于良好的循环,那么英国可以顺利度过这场危机。然而,布朗给他的继任者留下的却是一个“泥潭”。在2000年和2007年间,英国的公众支出对比GDP而言,上升了7.9%,而税收仅增加了1.4%。税收的“崩溃”伴随着“汹涌”的福利分配,让唐宁街陷入窘境。

      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有一段关于政府花费的评论,非常有分量,却没有引起媒体足够的注意:“我们已经采取前所未有的努力去寻找一切可以节省的预算,因为现在最后的稻草在我们是否可以恢复财政自律去奠定恢复经济的基石。我们在之后的十年内将减少2万亿美元的政府花费。”

      这意味着今后十年,美国每年将减少2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约1500亿英镑)的政府花费。当然,美国经济规模大约是英国的7倍,奥巴马有更多的空间来调动资源。但简单地按比例计算,如果达林模仿这个招数,那么英国政府每年至少要减少约220亿英镑花费。达林应在未来五年内冻结财政开支,来填补账目上的黑洞——以达到大幅缩减部门开支的目的。投资在教育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顾问(尤其是国民健康服务)的资金需要彻查,半官方机构也该减少,他们每年的花费超过500亿英镑。还有,需要改革目前由布朗建立的复杂课税体系。每年这个体系引发的错误和欺诈,花掉了财政部超过15亿英镑的开支。

      不管怎样,是想法不切合实际、还是行动上的无力、或是政治干预的结果——达林最初的预测已经损害了英国财政部的公信力。在未来三年英国公共支出可能突破GDP10%的情况下,向公众交出一份严格节制的财政预算案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水平和财政刺激的平衡上。达林必须用可靠的预测和实现预算平衡的计划来赢回市场信心。这迫使唐宁街10号作出可能是最痛苦、最艰难的选择:是准许英国央行在经济衰退时上调利率,放弃定量宽松政策,由此丧失将其债务实现货币化的能力呢,还是要放弃英国央行确定的通货膨胀目标,让仅存的一点英国金融信誉面临丧失殆尽的危险?

      答案应该就在达林的财政预算案中。

      (作者系英国华人青年联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