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有个很大的特点:滞后性。所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可能要在两三年以后才能更深地在这个行业中体现出来。按照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次规划首先就是要稳定船舶企业的生产,其次是调整结构,然后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大家都认为船舶行业是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行业。有个研究机构曾推算过,每增加一个船厂的劳动力,大概可以带动上游产业2.26个劳动力,如果以船舶工业2007年完成2700万吨来测算,明年大概能够完成到5000到6000万吨。如果每年劳动生产率再提高10%,可以吸纳直接劳动力大概有90万人,会带动间接的上游产业的劳动力210多万人,总量就是300万人,这对于减轻我国就业压力是个重要的贡献。
说到产业内部的深层次矛盾,我要特别说一说商品船现象。船舶是一种特殊产品,价格小一点的几百万、几千万,高的几亿、几十亿,液化天然气船就有十几亿到二十亿人民币的价值,豪华旅游船就更贵了,一般情况下是有了合同才组织生产。但是商品船不是把船舶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不是以销定产,而是以产定销。就像家电、汽车一样,先生产,等着船东来买,这在航运市场火爆时可能或许还能够存在下去,但遇到船市下跌时,就难了。
前几年航运市场非常好,造船市场因此也非常红火。中国大规模发展造船,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敢于进入造船行业,也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但是现在,当市场低迷的时候,应该承认,那些新发展起来的企业大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调整是必需的,这样才能使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我国应该说也是一个航运大国,国内船舶市场的需求肯定还有不少,根据这次调整振兴规划,我们还要出台一些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
可是在金融危机的大潮下,现在船舶行业面临三难:接单难,融资难,交船难。按照英国一个著名研究公司的统计,去年四季度全球大概月均成交只有160万吨,而去年前三季度9个月的月均成交大概是1600万吨,也就是说四季度月均成交只有前9个月月均成交的十分之一。我国去年四季度船舶成交大概不到100万吨。那么我们国家在前9个月的成交大概月均600万吨。今年1、2月,全世界基本上没有大订单。
所以,现在首先是要保住订单,我们去年年底大约有2亿多手持订单,保订单就是保增长的前提。怎么保订单?一个是在信贷上给予支持,对造船企业手持有效合同的订单所需要的流动资金,金融机构应按期到位。另外就是扩大内需,淘汰一些老旧船,按照国际上的一些规范要求,加快弹壳游船的淘汰,积极发展远洋渔船、工程船舶、工作船等等。所有这些,规划都有详细阐述。
至于融资难,现在国际金融信贷全面收缩,国外的船东在国外贷不到款,希望我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支持。而国内有些金融机构,把造船业和航运业看成高风险行业,对船厂融资、贷款加大了审查力度。规划明确提出,金融机构要增加船舶出口的买方信贷的资金投放,就是针对这个现象提出来的,不仅两大集团和骨干船厂,还包括地方的民营企业。关于信贷政策,明确相关银行要能够保证船舶企业手持有效订单的流动资金按时到位。
缩短与世界造船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规划明确了几大指标,一个是到2011年完工的船舶,要5000万载重吨以上,第二是在世界船舶工业市场的占有率要达到35%以上。这意味着要比2008年提高10个以上的百分点,非常不容易。第三,船运配套设备装船率要达到65%以上,这是长期困惑我们的问题,过去这个指标一直都在50%以下。
是危机,就有机遇。只要我们措施得当,在这个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完全能实现2015年中长期规划提出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根据节目整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在今晚18:05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