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12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地产投资
    2009:不能承受的房价之重
    住房保障继续当“花瓶”?
    反思《蜗居》式生存:
    还给“居住者”一个“公平制度”
    “豪宅热”
    加重楼市结构失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反思《蜗居》式生存:还给“居住者”一个“公平制度”
    2009年12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兵兵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王晓华

      

      任志强说,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作为中国最率性的开发商,任志强的大胆直言和理论功底令人敬佩,但也过于冰冷。现实生活与社会文化的复杂性相比简单的理论来说,甚至可以用“说不清道不明”来形容。

      电视剧《蜗居》讲的是一个基于房子的道理伦理故事,它几乎在一夜间风靡了大江南北:一对名牌大学毕业的姐妹俩在大都市追求梦想,房子,成为她们改变命运的起点。“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主人公们的感慨道出了很多都市人的心声。

      无论是对还是错,这是中国不可回避的一部分社会现实。而其产生的原因值得深思。中国人的生存价值体系正在遭遇金钱至上的巨大挑战,而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制度缺失带来的社会不公平感导致的人性异化。

      比如房地产市场。如果从纯粹的市场竞争和生存法则来看,记者非常赞同任志强的判断。通览国际经验,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也理应没有能力购买一线城市的商品房。而是应该通过几年租房或保障房的过渡,达到一定经济基础后再考虑买房。但有一个前提,这一过程要基于购销市场公平、透明化,租房市场规范化等几个前提。

      关于租房市场的规范化问题几乎不用赘述。而近些年来,一个日益明显的信息是,特殊关系群体正在成为房地产升值的受益者。这表现为,政府、银行、开发商等利益主体先天掌握着更快更多的信息与权力,甚至没有做到基本的买房信息透明化。而地方政府更以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参与房地产市场,导致权力效益的最大化。更广泛地说,如果收入分配机制和财富创造环境等方面都没有公平的制度基础,那么,只是单向强调弱势群体的自我奋斗,显然有失公允。

      当人们越来越认清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大家听到《蜗居》中政府代言人的官话时嗤之一笑的表情。他的说法是“不要一心想的是政绩、乌纱帽、税收,唯独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上。只有人民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是为他们服务的。”

      “什么是真爱?真爱就是当你刨除所有的衣服首饰房屋等等一切的时候,你依旧会选择的情感。”《蜗居》的编剧这样说。那么,什么是和谐,我想,就是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人们可以排除背景、关系、资源等因素,以智慧和能力平等竞争,以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