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民币汇率成了国际论坛上久谈不倦的话题。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这回G20会议之前,中国抢先表态,人民币汇率将有更多的浮动,防患于未然。美国总统奥巴马立刻公开表示欢迎,说中国的决定有助于“复苏,有助于更平衡的国际经济。”这话听上去是赞扬,却也暗藏玄机。按照他的说法,若是人民币不升值,似乎就无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了。明明是美国的银行造成了金融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奥巴马对华尔街一忍再忍,得过且过,却转移视线,拿人民币说事,其做法本身就无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
奥巴马说说也就算了,毕竟中、美贸易对两国来说都很重要。想不到,其他国家或组织也跟着表态,连俄罗斯也在里面。俄罗斯财政部长表示,“此事现在对我们没有影响,但总的来说是积极的。”不太明白:既然不受影响,为什么要发言表态。现在国际上风气不好,美国人总拿人民币说事,一些国家在后面跟风,瞎起哄,好像不批评中国白不批评似的。巴西和印度两国也跟着起哄,要求人民币升值。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公开表示,金融危机已经结束,灵活的兑现率“符合中国的利益”。国际上似乎已经结成了人民币升值神圣同盟。
国际关系中,贸易确实有可能伤感情。今年年初,因为阿根廷大豆不符合质量标准,中国停止其进口。阿根廷非说这下损失可达20亿美元,甚至为此召回了其驻华大使。
当然,有些结果是始料不及的。比如,工商银行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做广告,不是一版,而是整整两版。通栏黑体大字是“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顶级上市公司,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总市值、利润和客户储蓄最高。工商银行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在全球各金融中心都有分支机构。” 欧美银行很少这样登广告的,而且广告登一版就不得了。美国人看到工行这样的广告,多少会有些嫉恨吧?尤其在金融危机后看到这种广告,恐怕更受刺激。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张扬,这么夸张。工行的主要业务在国内,主要是赚国内老百姓的钱,有什么必要到美国去显摆?即便是在美国业务做得很大,也不必如此显摆,何必去刺激别人的神经呢?上世纪初,美国大国崛起的时候,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有句名言:“说话轻声细语,手里提根大棒。”汉语“韬光养晦”也是同样的意思,但要含蓄多了。
世博会我们办成世界最好,振奋人心,增加了凝聚力,但也有始料不及的结果。这一届世博会办得这样好,比欧美国家办得还好,我们花钱比欧美人还敢花,那些洋人自然嫉恨,只是对世博会这事不好说什么,中国人花的是自己的钱,而人民币汇率这种经济之争他们正好发难。发达国家嫉妒中国,发展中国家也嫉妒中国,甚至有可能比发达国家更加嫉妒中国。与富人交朋友难,与穷人交朋友也难。中国人均收入还很低,但洋人不管这些,正好借世博会这事一口咬定我们富得流油,应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人民币升值大合唱并不可怕,多几个苍蝇嗡嗡叫也不可怕。但我总觉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顽固地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华尔街在那里声东击西。升值还在其次,美国人要的是人民币的“弹性”,即,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幅度。有了这样的幅度,华尔街就可以来炒人民币,为人民币设计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如此,他们就可以染指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有更令人担心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后,如果人民币升值,那倒问题不大,有问题也是幸福的——毕竟是我们的钱值钱了。但如果人民币下跌怎么办?小跌无碍,小跌是好事,我们还求之不得呢。可万一大跌怎么办?万一华尔街挤兑,我们怎么办?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一块大肥肉,中国是华尔街下一轮欺诈的主要对象。不是说美国人坏,也不是华尔街坏;他们的逻辑是,谁有钱就打谁的主意。
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应该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