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创新先锋基金经理 李庆林
在政府手中,保持经济高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这枚硬币,哪一面将会朝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经济一切还好:强劲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3%左右的通货膨胀率;远高于GDP的消费增长;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的紧缺,再加上出口产业的平稳态势。
不过,不甚令人满意的情况则主要体现在物价水平的衡量上。泡沫显得无处不在,从房地产到艺术品,就连市场上供需弹性不大的农产品市场,也吹起了泡沫之风。无其他原因,都是假通胀预期之名。而货币泛滥必然带来通货膨胀。
其实,对政府而言,纠结的不是承不承认通货膨胀,关键是是否采取手段来对付通胀以及更棘手的通货膨胀预期。通胀在过去的几年,给政府以及既得利益者带来了数不尽的好处:政府部门攫取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大部分的利益,既得利益者也享受到了资产泡沫的益处。没有人会轻易反对自己。
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同比增长30.8%,以此保守估算,全年或将实现8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然而与之相反,在过去22年间,中国人的劳动报酬占GDP比例却不断下降。在内需低迷、结构失衡的困境下,这种趋势让我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难以持乐观态度。
资本市场一如既往地提前反映经济的困境,尽管这种预期不一定正确。市场总是对的,但这个结论似乎并不能适用于任何时刻。2004年的资本市场难道预计到2007年的疯狂吗?
目前资本市场的点位,应该说较为充分地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以及艰苦性。但是市场上有着更为悲观的点位判断,市场情绪逐渐滑向另一个极端:中国经济难以转型。
所以说在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投资与其说的是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不如说是投资信念赖以维持的根源是否存在,那就是:中国经济未来是否能够保持适度的增长。
短期内,我们似乎别无他法,只能等待政府政策的明确。过去的几年,政府的政策几乎是在画圈圈,宏观经济政策的快速变动让投资者难以找到方向。
目前,政府政策依然不明朗。在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这枚硬币的两个方面,需要政府有明确的态度以及政策,毕竟,“滞胀”可能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当政府在观察的时候,市场其实也就是在等待方向的选择。希望政府能够控制住这可恶的通货膨胀预期,而不只是把资产泡沫仅仅归咎于市场人士的不成熟、不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