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测试美元霸权惯性
  • 美国债务博弈向世界提示了什么
  • 警讯!中国近半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污
  • 走规模至上老路怎么可能缩小差距
  • 三洋:萨杨娜拉!
  • 没有股东人数要求
    难以确保“公众性”
  •  
    2011年8月2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测试美元霸权惯性
    美国债务博弈向世界提示了什么
    警讯!中国近半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污
    走规模至上老路怎么可能缩小差距
    三洋:萨杨娜拉!
    没有股东人数要求
    难以确保“公众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测试美元霸权惯性
    2011-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章玉贵

      章玉贵

      美国就是可以玩得别国心跳!

      究竟谁是这场美国债务危机的超现实好莱坞式大片的导演?究竟谁在故意折磨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世人紧绷的神经?谁又是这曲双簧戏的真正赢家和输家?

      时间和事实已经证明:最会拍戏的美国,同时也是全世界最会演戏的国度。懂得金融的人都明白,在现今的美元体系下,所谓美国政府将于8月2日触及14.3万亿债务上限的危机,其实就是一场戏啊!因为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由美国人一手挑选,故事情节也是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思来演绎。所谓由来自民主和共和两党的6名国会参议员提出的“6人帮”方案,所谓代表共和党主流意见的众议院议长博纳方案,所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提出的折中方案,以及两党最终的握手言欢,等等,说穿了,就是一帮吃尽了美元红利的金融大佬玩的逼真游戏!

      笔者认为,美国故意将债务危机演绎成一场超现实游戏,既是选举政治异化的逻辑延伸,也是美国经济难题破解无术之后的工具性选择,更是借机测试美元霸权惯性的一次高仿真演习。

      因为国债上限谈判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把戏。

      在纽约第六大道和42街交汇点的一栋大楼上,有一块26英尺长的显示屏,这就是著名的“国家债务钟”。显示屏上闪动着两个数字,前一个是美国的国债总额,后一个是每个美国公民平均所承担的负债额。5月16日,这一数字已突破了美国国债法定上限14.29万亿美元。

      “国家债务钟”是在老布什刚上台的1989年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醒美国人多为子孙后代着想,在经济问题上不要“寅吃卯粮”。非常讽刺的是,随着美国霸权习气日渐浓厚,“寅吃卯粮”的偏好越来越突出。

      立国之初,美国有少量国债。跨入20世纪,随着美国卷入两次世界大战,军费开支急剧放大,国债也随着大幅增加,1940年,国债总额为510亿美元,到二战结束时已达到2600亿美元。里根执政时期,美苏争霸达到巅峰,美国国债8年间增加了两倍。冷战结束后,美国债务曾短暂减少。在克林顿执政的8年,美国经济迎来了石油危机以来的“黄金岁月”。美国联邦政府赤字逐年减少并且转为盈余。克林顿离任时,还给小布什留下了2362亿美元的财政盈余。

      然而小布什在上台第一年,即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当年财政盈余就减至1282亿美元,2002财年就直接变为赤字1578亿美元。此后,小布什政府增支节收,赤字大幅上升,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美国国债也在小布什执政的8年间几乎翻了一番。2008年9月30日,美国国债首次超过了10万亿美元。而从10万亿美元到14万亿美元的债务规模,仅用了不到3年。当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共债务规模已与GDP相当,预计不久将超过美国一年的经济产出。

      举债成瘾的美国,最近50年来,已经习惯于上调国债上限,自2007年来,国债上限就上调了6次,总额为5.329万亿美元,证明上调国债上限并不属于超常规的事件。历次国债上调,国会与白宫间的谈判都十分艰苦,不过一般都是在国债面临违约的最后关头达成一致。即便玩过头了,以至于政府暂时关门歇业,也只是技术性安排。所以,所谓的债务上限谈判,实际上是两党为了竞选所玩的政治游戏。

      只要市场交易主体不放弃美元结算偏好,只要替代性货币力量尚未发育成熟,只要美元体系的多维支撑不发生大范围崩塌,美元红利期就不会消失。也许,时间才是美元崩溃的最大敌人。

      多年来,美国总有办法让美元牵着各国鼻子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人看起来有点穷途末路了。不过,美国吃定了主要经济大国对能源依赖,轻松出击,就让石油与美元挂起钩来。其后形成的牙买加体系,实际上等于放任美国印刷美元。而美元的强大与难以撼动,除了潜在的制衡力量尚处于发育之中外,还与美国精心打造的金融“高边疆”战略不无关系。

      一如《华尔街日报》所断定的,陷入“美元陷阱”的中国等债权国家根本无法抛售所持的美国国债。因为这会导致本币兑美元下跌,而这将迫使该国央行进入汇市干预,买入美元来保护出口商利益。甚至,哪怕美元贬值,你仍得增持美元资产。毕竟,美国国债市场是迄今唯一可以容纳中国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的市场!

      更危险的是,由于美元霸权早已获得了多维体系,尤其是美国强大得有点寂寞的军事力量的支撑,是美国决不会削弱的王牌。美元霸权是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霸权的基础,而后者又能够支撑美元霸权历危机于不倒。换句话说,谁敢挑战美元,谁就得面对美国遍布世界的霸权网络,尤其是强大的战争机器。对盟友来说,你可以在美元体系下分享一部分红利,对非盟友来说,如果想打美元的主意,则早已把地缘政治和金融战争玩得滚瓜烂熟的美国就会动用一切手段来敲打这些潜在竞争对手。

      不过,美国人应该明白霸权国家的衰落轨迹。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